下饭-独行月球

独行月球早有耳闻,朋友的评价是“如果不是结尾的话,还是挺好的。”时隔这么久,我趁吃饭的功夫,把这电影给补上了,朋友的评价确实恰如其分,总的来说,电影挺好的,起码我看进去了,下饭不错,故事性嘛,没什么新意,但沈腾实在加分,自带笑点的男人。作为喜剧,演员的魅力的确是太重要了,相较而言,故事性稍弱、逻辑没那么自洽也都没什么,整体是通顺的就好。再次强调,作为喜剧!!下面从每个人物入手聊聊这部电影。

虽然黄子韬可能连配角也算不上,应该算是彩蛋性质,但挺有记忆点的,他刚出场的地中海造型🤣🤣,果然帅的人,地中海都能驾驭。整部电影我印象里就两次说话,第一次用的是青岛方言吧,好玩。但第二次就变成普通话了,我觉得两种可能,第一,单纯的疏忽,忘记用方言了;第二,结合当时人物的心境,开始时绝望的,破罐子破摔,用方言表现无所谓的态度,跟说话内容也是合的,但后面有了生活的希望,就要做回明星的样子了,所以用普通话。这两种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毕竟就算导演忘了,演员本身应该不会忘,用什么方式讲应该是深思熟虑过的。说句题外话,如果到了世界末日关头,还会有明星这种职业嘛?好吧,再次重申,这是喜剧。

秀念,好喜欢他,虽然当主角可能性不大,但作为镜头不多的小配角,大都极为出彩,很有记忆点。

还有就是八级钳工,我不认识,为什么说他呢,因为全场给了很多的镜头,我看的时候觉得在后期剧情上应该是有大的推动作用才对,结果最后只贡献了一个包袱,感觉有点怪,似乎原剧本规划了某个支线,结果前期铺垫好,后期发现支线任务不用做了,着实奇怪。

哥哥妹妹加盆栽的组合,常规灾难片的配置,寓意希望嘛,晓得晓得。

辣目洋子,常远、黄才伦,辣目和常远中规中矩,不算掉,但也算不上出彩。黄才伦饰演的葫芦丝我还挺喜欢的,一方面是角色本身有趣,在拯救人类、拯救地球档口,偏偏他像局外人,总是在状况外,承担了大部分笑点。在所有人都严肃认真的时候,逗乐反而容易有反差,出效果。另一方面,就是黄才伦本身的特质,有种受气包的气质,同时又带着点小坏、小机灵。剧情上,每次碰到障碍,遭遇失败,气氛要down的时候,揍他一顿情节很自然就顺下去了。作为喜剧电影,剧情可以紧张,但不能让观众有太大压力,于是就是靠这个角色进行调节,让观众能感受到紧张氛围,但又不会过分紧张。

袋鼠刚子,明明这么重要的角色,我却差点把它忘了。其实我是觉得没什么特别可说的,它很重要,承担了大量的笑料,尾巴触碰到电线,给沈腾希望,还有拉雪橇,这些对情节推动都至关重要,只能说起到作用了,但不出彩,毕竟人跟动物互动搞笑的影视作品并不新鲜。有一点要说的是,每次袋鼠穿上太空服给全景的时候,演员穿着cos服(不确定是这个叫法)的感觉太明显了,让我很跳戏,当然啦,经费原因嘛,理解。

在说最重要的部分之前,还有三个让我产生联想、有熟悉感的剧情。1、妹妹抱着的那颗盆栽真的很难不想起机器人瓦力啊。2、当沈腾放弃希望要自杀的时候,马丽用大喇叭喊口号,然后大家拿手电筒出门打信号这段剧情,像不像《流浪地球》妹妹对着麦喊口号,然后一堆人冲过来人肉推机器那段?套路我懂,但还是很好哭呀,我知道是套路,甚至在地球能见度这么差的情况下用手电筒往月球照,我忍不住要吐槽的情况下,还是把我眼泪给赚走了。这熟悉的套路,当年“林动师兄,壮我道宗”也是这么干的。3、沈腾救刚子跟《西虹市首富》沈腾救夏竹,差不多的处理方式,作为观众我们都知道他肯定要回去救的,就看什么样的节奏。独行:不救,救你咱俩都死;西虹市:不救,救你钱就没了。然后一个转场,让观众以为沈腾要救人了。独行:马丽说别人不会救,但他。。。,回到沈腾,还是不救甚至踩了油门;西虹市:转到ktv唱歌,继续坚持不救。多抻了一步,就让最后那个甩尾、边送钱边哭的效果更好了。

我说上面这些并不带有情感倾向,都用说明确实好用。有个词我想不起来是什么了,但大体意思就是明明在里面设计了很多东西,但让别人发现不了。这应该是更高级的表现,当然,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我也不会总拿这个标准去衡量一部电影。

好了,终于说到了沈腾,好的部分呢,就是一贯的沈腾式的喜剧,他越认真就越好笑,前面被袋鼠欺负那部分的笑料其实我不是特别吃,但后面他为了回地球而努力的部分,中间穿插笑料我就特喜欢。就像那个八级钳工,铺垫了半部电影,最后纱布一拆,说着霸气的宣言出门,紧接着就被雷劈了,啥也没干成,就特别好笑。嗯,意外的发现,好的方面我竟然说不出来很多。那就转到问题吧。

为什么这个结尾所有人都不喜欢呢?因为沈腾死了?刻意上价值?我觉得有,但只是一部分原因,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人物动机不足,立不住。第二,上的价值本身不对劲。

首先是人物,沈腾的人物设定,从最后的告白来看,是很孤独的一个人,没什么朋友,来应聘的时候,就因为看了马丽一眼,就一见钟情,为了她选择以维修工的身份去到月球。后来坚定地要回地球是为了见马丽,甚至最后选择投身陨石保护马丽。可以么?其实可以,因为小人物为了小梦想成就大事业的故事我们看过很多,为了喜欢的人为什么不可以?再加上作为最后一个人类的孤独,动机是可以成立的。那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对马丽一见钟情不讲道理,八年时间马丽都不认识他,他却痴心不改,甚至情感浓度到可以为她去死,为什么呀,没有任何铺垫,就是不讲道理的绝对的喜欢。

然后是马丽的人物设定,就是不讨喜,让人讨厌。身份是指挥官加沈腾喜欢的人,做为指挥官,做的决定事关人类存亡,这层身份要求她冷酷理性,所以她两次放弃了沈腾。两层身份让她纠结,所以她总表现的心事重重,好几次也说了表示关心的话,但每次她都是选择了指挥官,甚至做决定都快到让人不愿意接受。从事情本身来讲,是对的,无可厚非,但是作为观众,却不愿意接受,所以我说不讨喜。

再次重申,这是喜剧!!那么再回头看整个故事,沈腾没由来的喜欢站不住脚,但在喜剧电影里并不致命,所以一直持续到沈腾放弃希望要自杀,地球用灯光拼“你不是人”这个包袱完成,都还OK,因为观众知道这是喜剧,所以不会深究。但因为不成立的喜欢,得知马丽之前就抛弃了他,沈腾马上原谅,为了保护马丽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生命,甚至有种悲壮感,这味儿就不对了呀,这是什么,舔狗啊!

这就是我说的第二个问题,上价值让人讨厌,但不致命,致命的是价值观有问题。结尾沈腾为了马丽悲壮赴死,让整部电影变成了一个舔狗为了女神付出一切然后一无所有的故事,而且再看“女神”,一次次抛弃沈腾,中间还穿插了一些”这个行动成功率不敢保证“”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牺牲一个人“,说完这些话下面就是你去死吧,妥妥的绿茶行为”哥哥,你死掉人家会心疼的,你去死吧“。拜托,观众代入的角色就是沈腾啊,这么整观众能买账?

按照峰终理论,一个不好的结尾,前面多出彩都难挽救。我一个普通观众都能看出来不对劲,没道理专业人士会不知道,最后呈现出来这样,真是不懂为什么。如果结局必须要死,悲壮赴死是一般演员可以做的事,但他是沈腾啊,完全不该如此。沈腾只会到迫不得已的时刻,实在没办法了,一边哭天抹泪一边骂骂咧咧地开着飞船,驶向陨石。

最最最后,灾后的地球人树立的雕像是袋鼠而不是独孤月,不知道算不算一出黑色幽默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