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铁的一等车箱上,一个约五岁多的孩子独自坐在座位上,一会儿爸爸来看一下,一会儿妈妈来看一下,因为春运票紧张,他们只买到一张一等座的票,两张无座票。座位给孩子坐,父母就在一等仓门外的走道上站着,偶尔调换去看看孩子。
爸爸端着一盒米饭过来,蹲跪在孩子旁边让孩子吃,孩子吃了一会,就开始玩了。爸爸一直蹲看着孩子吃。孩子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研究盒饭的盒子了。
爸爸:“你快吃呀,一会就饿了,吃不吃呀?”
“就吃两口就吃不下了?快吃快吃!求你了!”
“ 快吃完我带你去外面玩好不好?”
爸爸看孩子满头汗就边说:“热不热呀?来,把外衣脱了!”边把孩子的外衣脱了。
孩子:“ 我不想吃了!”
爸爸:“唉!叫不听你!我叫你妈妈来!”
孩子轻挠了一下嘴角在座位上翻腾了不到两分钟,妈妈来了。
妈妈:“干嘛衣服剩一件了?”
孩子:“很热呀!”
妈妈:“热什么热!快给我穿上!等一下又感冒了!”
没说完就拉着孩子把衣服给穿上,然后蹲下继续哄孩子吃。
妈妈:“儿子,快吃饭!快点吃呀,乖!”
孩子粘了一点张口放嘴里。
妈妈:“吃这快,这快肉肉好吃!”
孩子:“妈妈我不想吃了,好饱!”
妈妈:“儿子呀!这盒米饭好贵的,你爸妈还没得吃呢?”
孩子:“那妈妈你吃吧,我去找爸爸”说完站起来就跑了。
妈妈没拉住孩子:“嗅小子!总是不吃饭!”拿着饭盒坐下来把剩下的饭菜吃完。
一会儿,孩子跑回来,把脱了的衣服塞给妈妈,妈妈气了:“不能脱衣服!这才13度,好冷!”边说边要抓住孩子穿衣服。孩子满脸通红、满头大汗试图挣脱。
妈妈:“听话呀!叫你吃你不吃!叫你穿你不穿!以后别跟我出来!”边说边狠狠地按住了孩子。
孩子没有挣扎,又穿上了衣服转身走了:“我去找爸爸。”。。。
真是时代不同了,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孩子不愁吃喝,极少机会知道什么叫饿?什么是累?什么事该自已负责?什么人该如何尊重?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吃得好、穿得好、学习好、有能力。。。物质的满足相对来说是很容易的,吃好穿好,买买买就可以了。而物质的过度给予,满足的是谁的需要?什么需要?然而,这物质丰富带给孩子的是什么呢?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物质太过丰富了,随手就有,孩子就不知道什么要珍惜了。
饱饿感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由于物质的丰富,孩子从来不缺吃的,孩子就不知道什么是肌饿?更不知道什么是竞争?什么是创造?什么是责任了。
由于父母的担忧,按着自已的想法规律去要求孩子吃喝,本属孩子自已的基本需求变成满足父母需要的被动行为。很容易被误解为,吃都是为了父母!还有什么是孩子存在的价值呢?
冷暖感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身体特性,正所谓冷暖自知呀!父母为何会强制孩子穿衣服?最常见的原因是怕孩子受凉、感冒、发烧等等影响学习和自已的工作节奏吧!还有可能是担心影响孩子身体不好吧?
从身体层面来说,孩子多动运动量大,出汗了毛孔是张开的,若还加衣,汗会闷着被吸回身体,孩子吸的是寒气,更容易受寒感冒!其实是应该观察孩子的关说状况,提醒孩子加、减或换衣服,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已。而不是直接替代免其后患。
从心理层面来说,孩子被强行穿或脱衣,也搞不清是什么原由,只知道按父母的话做了就解决了,就会盲目跟从,形成别人叫干嘛就干嘛了。
更重要的是不被尊重,形成“身体不被尊重是可以的、合理的。。。”这样的认为,同时也不会去尊重别人!自已的自信心、自尊心也会受到影响。
生活是最好的训练场!要培养好孩子,父母首先应有意识管理好自已,物质需求有度,让孩子懂得珍惜!教会孩子在生活中照顾好自已,而不是替代。让孩子为自已负责。
欢迎在文章内留言,谈谈你的感受,和我一起交流、探讨!一起探索亲子成长的话题。
谢谢你的阅读!
作者:区慕玲,身心健康实践者(微信号:1370243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