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力派偶像也自卑,儿时心理阴影伤害有多深?
访谈类节目《仅三天可见》有一集采访了张艺兴,作为流行歌手和音乐制作人的,他在台下为人温和,一上台霸气控场,和不管是舞蹈还是唱功,都是实力派偶像的代表。可是,他说自己从小到大没有自信,成为明星后也曾长期自卑,直到现在也总是感觉自己不够好。
已经是大明星,得到这么多人认可的他,为什么还是自卑呢?
和不少孩子一样,张艺兴童年的噩梦是“别人家的孩子”,他的母亲直到现在还会用比较的方式,来“激励”他,“别人做得好,你怎么不行”。他苦笑说,连喝汤这件事,她妈妈都要拿来比。
别人家爱豆(偶像)的微博名字一个比一个酷炫,而他的微博名字是“努力努力再努力x”。
主持人问:“是不是不愿意比别人差这件事,在推动着你做所有的努力?”
张艺兴想了想说:“对”。
在访谈中,他和主持人坐在舞台中央,只有一束光打到他的脸上,舞台空白处的大片黑暗,就像他内心的童年阴影,一直无法修复。
说起“别人家的孩子”,好几代人都颇有共鸣,不少孩子长大后依然对这个无处不在的模范生心有余悸。
像张艺兴母亲这样的比较方式,并没有真正激励到孩子,反而让孩子感受不到被爱,在比较中丧失了自信。童年时期一旦形成自卑的性格,其影响将会延伸到方方面面,在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家庭中埋下隐患。
张艺兴的故事绝非个例,知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博士研究发现,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也就是与养育你的父母的关系,对人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
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到安全,长大后自信积极;疏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到不安,甚至受到威胁,长大后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难以化解。家庭本该是一片滋养的土壤,但不当的教养方式,使这片土地变得贫瘠。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焦虑、自卑、愤怒、恐惧,现代社会中,不少人被这些负面情绪长期困扰,严重情况下,影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人积极应对,“我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虽有所改善,然而,负面情绪时不时又冒出来,问题到底在哪里?这时候,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以下简称《原生家庭》)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这些长期存在的情绪,甚至是性格缺陷,或许可以追溯到孩子和父母的关系。
《原生家庭》由两位作者合著,分别是美国知名心理咨询师、演讲家和作家苏珊福·沃德博士,以及编剧兼制作人克雷格·巴克。两人多次合作出版心理学著作,本书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之首。
不称职的父母给孩子留下的心理阴影,让成年后的他们深受其苦。在《原生家庭》书中,作者通过案例、问卷等多种方式剖析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并根据不同情况,提供解决思路。
通过重新梳理和父母的关系,修复自己的性格问题,让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一些束缚,多一些掌控,做一个身心自由的人。
如何梳理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在寻找问题的根源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不称职的父母。
二、四种“有毒的父母”,带给孩子的长期负面影响
在《原生家庭》一书中,把不称职的父母称之为“有毒的父母”(toxic parents),这类型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如“恶梦般”的存在,严重的将给孩子带来一生的负面影响。福沃德博士将“有毒的父母”分为以下四种:生理虐待、心理虐待、缺席型父母和操控型父母。
第一种:生理虐待
身体虐待是最直接的一种伤害,包含性侵等任何形式的身体伤害。
今年5月黑龙江佳木斯“虐童事件”令人发指,4岁女童遭生父及其同居女友虐待的惨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讨伐。
生理虐待,不仅在身体,还会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无法挽回的伤痕。
父母的打骂中充满了嫌弃,孩子由此而产生的自我厌恶心理,在长大后反噬着他们,情况严重的话,他们将从受虐者变成施虐者。
美剧《犯罪心理》其中一集的罪犯,性侵施虐无辜的女孩,当警察找到他时,他们发现,他也是一个可怜的人,从小被父亲无端暴打使他再也无法正常生活,只能通过伤害自己和伤害他人来寻找解脱。
父母把孩子当做出气筒,让孩子在承受切肤之痛的同时,不断压抑自己的情绪,生活中充斥着强烈的恐惧感,长大后很难重塑人际交往中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第二种:心理虐待
心理虐待指语言暴力,有些父母会控制不住情绪对孩子吼到:“你是猪吗?”“我怎么会有你这种孩子!”“你这个讨债的,怎么还不去死!”这些恶劣的贬损对孩子的自我认知造成严重偏差,有统计数据显示,将近50%的青少年犯,都曾生活在语言暴力的阴影下。
与生理虐待类似,心理虐待的负面影响也体现在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
生理上,孩子的大脑结构被改变,其伤害是不可逆的。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研究显示:语言暴力下的孩子,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这样的大脑结构,更容易让他们变成懦弱自卑的人。
心理上,恶劣的贬损会让孩子自轻自贱。人际关系领域的“宝典”《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一书中说,当孩子被贴上标签,往往会形成“自我应验预言”,而且这种标签的负面影响会长达数十年。越是被父母嫌弃,越是自我否定,压抑的情绪使他们成为多疑、紧张、好斗的人。
第三种:缺席型父母
所谓缺席型父母,也就是不作为的父母,让孩子过早承担超出年龄的责任,甚至扮演“家长”的角色。
《原生家庭》中有一个真实案例,莱斯先生。他的婚姻破碎了,新的相亲对象也离他而去,因为他是个“工作狂”,他认为工作是自己最大的责任,再努力也不为过,他不能接受出错。然而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和“工作狂”长期生活。
追溯他的过往,苏珊·福沃德博士发现,莱斯的父亲完全没有尽到“一家之主”的义务,而是年少的莱斯在扮演父亲的角色,照顾弟弟们、照顾生病的母亲,他没有童年,“我是一个好孩子”的判断标准是“我对这个家付出了多少”。
为什么莱斯变成了“工作狂”,他不知道责任的边界,因为他从小就是承担全部的那个人。但工作各有分工,承担的越多并不是好事,导致他力不从心、事与愿违,一次次陷入焦虑和负罪感中。
缺席型父母最大的影响在于,成年后的孩子,始终背负着过度的责任感和无法摆脱的负罪感。
第四种:操控型父母
操控型父母,往往表现为过度照顾,或故意掌控孩子的一切。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压迫感,最终可能出现反抗性或者是完全无自主性两种极端人格。
社会新闻曾报道过一位四川高考状元的与父母决裂的故事。他本科毕业于北大,研究生又考入美国知名高校。这样一个模范生,却写下了一万五千字的长文,讨伐父母的控制,彻底与父母决裂。
在衣着上,他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父母包办,容不得商量。
在交友上,他所有的社交在住家的方圆一百米以内,全部在父母眼皮底下,朋友的底细也尽在父母的掌握中。
他在长文中说,考上了北大的他,因社交障碍倍感痛苦。父母只看重自己的成绩,至于他是不是开心、是不是能够融入社会,都不重要。
在一次次反抗无效后,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离开父母,从2005起,他十多年没有回家。
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说,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和父母的分离。操控型父母造就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巨婴”、“妈宝”,这名高考状元不想成为“巨婴”,于是申请了心理学研究生,想要通过学习来治疗来自父母的伤害,最终采取实际行动离开了父母,表达了自己长期以来压抑的反抗。
操控型父母最大的影响在于,没有界限的付出,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长大后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承担责任,始终也无法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三、孩子对原生家庭的认知偏差,导致其未来行为的偏执化
行为产生于观念。如果别人觉得你胖,你不一定会减肥;如果你自己觉得胖,才有减肥的动力。也就是说,行为来自观念,想改变行为,先改变观念。
在原生家庭问题上也是一样,很多问题是自我认知上的偏差引发的。来看看以下两种常见的认证偏差。
偏差一:过度承担
苏珊·福沃德博士说,“如果不能认清主要的责任方,你就会一辈子把重担背负在自己身上。”
上文中的“小大人”莱斯一直扮演“家长”的角色,错位的亲子关系,使他误以为所有的家庭责任是他应该承担的。这个认知偏差,让他不断付出,却因为力不从心而倍感挫败,最后负罪感把他压垮。
何来罪过呢?他当时只是个孩子,没有义务哄父母高兴、没有义务照顾全家、没有义务言听计从.....应该感到抱歉的是莱斯的父亲,家庭问题不该让一个孩子来承担。
如何摆脱困扰?
把父母的责任还给父母,只做你可以承担的。对过去的自己说,你已经做的足够好了,你不该承担这么多。面对今后的生活,重新界定“责任”的范畴,摆脱困扰你的内疚感。
偏差二:必须原谅
在惯常认知中,宽恕伤害你的人是大度的表现、自愈的开始,胸襟宽阔的人将重拾生活的主动权。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2015年12月发布的《认知行为理论》期刊中(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研究者邀请了135名曾遭受霸凌的学生,把他们分为三组,分别让他们在脑海中想象被霸凌后的三种对应方式:原谅、逃避、复仇。具体要求如下:
原谅对方,试图去理解和共情霸凌者。
逃避现实,想象来到一个没有霸凌的乐土。
复仇反抗,可以用任何方式报复霸凌者。
在整个过程中,研究者通过皮肤测量学生们的压力程度,结果发现,被要求原谅霸凌者的小组,平均压力值是三组中最高的,并且,他们平静下来的时长是其他组的好几倍。
该实验数据表明,原谅不一定能让人好起来,相反的,可能会让人更痛苦。
由此可见,原谅是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但是对于严重创伤,并不是最优解。
如何摆脱困扰?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自己好起来,而不是原谅伤害我们的人。放下“我应该原谅他们”的执念, 承认自己不愿原谅,是走出痛苦的关键一步。
四、3招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改善与父母的关系,重获人生的勇气与自信
童年的不幸经历是我们不可控的,我们不必对天自问,“为什么要我来承受一切?” 也不必苛责自己,“为什么我无法从这些经历中走出来?”为了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你可以尝试不同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解药,改善与父亲的关系,找回自己的人生。
1. “愤怒管理法”:释放极端情绪,阻断怒气的转移
一方面,对自身来说,压抑的愤怒会加深消极的自我认知,长此以往,负面情绪会转换成为抑郁、噩梦和病痛困扰成年后的生活。
另一方面,对身边的人来说,你的坏情绪很有可能转嫁给他们。比如,你和父亲吵完架去上班,下属的一个小失误让你大发雷霆,下属回家又把脾气撒在家人身上,造成连环伤害。
因此,管理你的愤怒,是缓解自己的情绪,也是保护身边人。
(1)“自助发泄”:和父母发生冲突后,如何带有情绪的进行沟通,效果适得其反,不如先通过“自助发泄”释放愤怒,方法很多,捶沙袋、砸枕头、大吼大叫。再用平和的心态与父母开始对话。《欢乐颂》里的“小包总”,从小被妈妈严格管控,感到压抑的时候就去自己的小天地打沙包,以此来发泄内心的不满。
(2)“运动法”:运动不仅能够分散注意力,还能够增加大脑中内啡肽的分泌,促进愉悦情绪的产生。有一次,女艺人陈意涵在真人秀中和丈夫争吵,热爱运动的丈夫为了转移情绪,外出跑步,陈意涵也默默跟来,两人一前一后,通过跑步让心情迅速好起来,最终言归于好,手拉手一起回家。
2. “空椅子技术”:找到隐藏的情绪,说出不敢说的话
“空椅子技术”是心理学中格式塔学派的常用治疗技术,是让我们的内射外显的方式之一,它的本质就是一种角色扮演。
想象父母或曾经的自己坐在椅子上,通过角色扮演充分的体验冲突,让内心隐秘的感受外化,由此发掘问题的根源。
我曾在业余时间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有一个案例分析让我印象深刻。
来访者季先生因为脾气暴躁而影响了事业和家庭,希望改善现状,但愤怒管理对他效果甚微。咨询师请他回忆童年与父母的关系,他说自己常常因为一点点小错误被父母“男女混合双打”,如今亲子关系虽然疏远,但他没有怨恨父母。
为了探究季先生的真实感受,咨询师使用了“空椅子”技术,在和想象中的父母对话时,他情绪越来越激动,他质问“父母”,“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为什么非要用武力教育孩子?”而他发现自己无法帮父母解释打人的原因。终于,深藏的愤怒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他怒吼着,“你们毁了我!”
季先生终于找到了脾气暴躁的根源--童年对父母的恐惧与愤怒。这些被压抑的情感,投射到每一件让他不顺心的小事上,让他成了易燃易爆炸的人。他觉察并释放了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开始慢慢改善情绪问题。
“空椅子技术”能够避免和父母的正面冲突,帮我们找到隐藏的情绪,说出不敢当面对父母说的话。就像漆黑的房间突然被照亮,我们终于看清了房间的样子,找到角落里被掩藏起来的情绪。
3. “正面沟通法”:当面对峙,解除恐惧,重拾勇气
和“空椅子技术”相反,“正面沟通法”要求我们直面曾给我们带来伤痛的父母。在不平等的家庭关系中,孩子即使长大成人了,仍然是弱势的一方,心中无法摆脱的怨恨、恐惧等情绪。
为了找回勇气和力量,不再害怕面对父母,可以尝试“正面沟通法”。
“非暴力沟通”是圣雄甘地推崇的和平对话方式,全球非暴力沟通专家马歇尔博士用它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关键的沟通“四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同样的,我们可以运用到与父母的正面沟通中。
(1)观察:你对我的所作所为
(2)感受:我当时的感受
(3)需要:孩子都需要爱和关注,这里重点表达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后对自己的影响
(4)请求: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我们用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来举例。
【你对我的所作所为】:爸妈,你们从小骂我是个废物、是垃圾,从来看不到我的努力。
【我当时的感受】:你们嫌弃我,我又难过又生气,我那时候就想,如果我死了,你们是不是会开心一点。
【你对我的影响】:我不管怎么做,你们都不会满意,所以再也不想努力了,成绩越来越差,性格越来越自卑
【我现在对你的要求】:我要求你们道歉,我希望你们知道自己做错了。
至此,四个步骤全部完成,如果父母反应激烈,你可以随时停止沟通,不过,这并不等于失败,你会在一段时间后感受到不同。你一旦直面过带给你恐惧不安的父母,将不再害怕他们,也更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和生活。
本文总结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阴影理论称,
“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会躲入阴影中,但不会消失,而是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
有才华又努力的张艺兴,坐拥千万粉丝,却依然承受着童年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时的自卑。
有句话说,童年应该治愈我们的一生,而不是我们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当你真正的被爱时,内心温暖、愉悦、平和,有爱的家庭,将成为你一生的滋养,少一些无助与迷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重新界定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在修复中找到内心的平静,重获勇气和自信,更好的掌控自己的生活。
作者介绍:
海小伦,悉尼大学新闻传媒硕士
关注文化教育和人际沟通
五分钟帮你读懂一本书
与君共读,陪你成长
谢谢你这么好看还喜欢我
比心心❥(^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