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借考研,来弥补高考失利,很多人为了踏上更高的平台,而选择考研,也有一些人为了逃避毕业,而决定考研,也有一些人为了陪男女朋友,而陪同考研。
原因不同,而目标相同,普通院校的希望通过考研,成为985,211的研究生,在简历上留下耀眼的学历,获得一份优秀的工作。
而要顺利通过考研,很难很难,远比高考难,考研,你不止需要时间,精力,金钱,更需要抗拒安逸的环境,推脱把你往下拽的人。
常常听到一个寝室,四个学霸,各个考到很好的大学,比如最近的,一个考到中科院,一个考到南开大学等等,然而这样的例子,很少很少,犹如大海捞针,不可遇更不可求。
所以,个人在这场加时赛中,所要付出的努力,也是超乎想象的,如果没有坚决的心,对于诱惑顽强的抵抗力,那么要仔细考虑考虑,是否这条路行得通。
首先,考研迟早不迟晚
今天,去考研现场听讲座的一共一千人,六五百个是大三的,三百个是大二的,二百个是大一的,当然,也可能有大四的。
众所知周,每年的考研人数不断上升,早已突破二百万,而录取人数却是非常低的,考研是一个“优中选优,强中选强”的选拔性考试,竞争的压力是很大的,而且许多人的起跑线都不同。
所以呢,大一大二想想自己以后要报考那个学校的那个二级科目都是好的,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大学时光也不会轻易浪费了,刻意去图书馆多找找资料,看看书。
许多人因为不喜欢自己本身的专业,而决定跨专业考研,这就更难了。这就更应该在大二大三好好了解自己所要考的专业,以免后悔,如果经过时间的沉淀,对其的喜爱依旧,那就不妨好好学习,好拼一把。
第二,平时多看看考研报道,错过重要的事情
上一学期,发生了一件很搞笑的事情,那时会计从业考试的成绩刚刚下来,每个人都很兴奋,讨论着自己的好成绩。
随后相继讨论起自己的目标,大二下过初级,大三大四过中高级,一直考上去,考到注册会计师,领取高额工资。
计划很美满,可是呢?因为不关注报考通知,因此皆误了考初级的报名时间,只能推迟一年,以后也都得推迟一年。
考研呢?也是如此,比如什么时候预报名,报名,现场确认,还有初试,复试,这些重要的时间,都不能错过,错过的话,一年的心血皆白白浪费。
另外,还有一些要报考学校的考研信息也不可错过,比如往年的录入分数线,往年的真题(是统考还是非统考),还有专业课复习,学校的招生人数与录取人数,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向该学校报考专业的本科生借取学习笔记,研一研二的学长学姐们获取考试经验,考试的复习资料,打听打听导师的情况,这些也是需要了解的。
第三,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考研总共考政治,数学,英语,专业课,这些都是需要平时的学习与积累。
听说政治要考思修,马列,近代史等等,而数学无非是大一大二所学的高数,线代,概率论等,而英语更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时候,词汇量,语感,阅读能力,都是平时锻炼出来,考研时得以加强,而专业课更是需要好好学习。
所以呢,想要通过考研实现自己理想的同学,就要平时注意学习,培养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时间,学习方法,这些的作用是收至终身的。
平时多看看书,让自己的大脑一直处于思考之中,有一句俗话这样说:不用你的大脑的话,你的大脑就会生锈,但是你如果越用就会越聪明。
第四,养成正确的作息习惯
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位同学这样说:“老师,我每天晚上睡得可晚了,学习时间特别长。”
“那你几点睡的啊”老师一脸好奇询问道。
“我每天十点睡的”,一本正经的回答着。
老师一脸懵逼,十点晚吗?却不料下句话把他镇住了。
“老师,我十点睡,第二天十二点就起来了。”
老师呆了,听说过有人学习到凌晨两点多,第二天五六点起来,那也三四个小时,而他就只睡两个小时。
可是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足以支撑二十多小时的学习时间吗?显然不可能,脑袋昏昏沉沉的,显然更不利于第二天的学习。
对此,我的室友学霸的看法是,每天睡饱吃饱,就够足够的时间学习。
这个办法的确适合我们大多数人,晚上睡好,第二天才有足够的精力应付第二天的学习。
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对于考研有了一些浅层的理解,浅薄的看法,更有了一个短期目标,那就是找到自己想要报考的院校及二级科目,了解它的一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