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和朋友在圈子里讨论文化在地球变小背景下的发展趋势,觉得这些讨论虽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有必要整理保存。也许可以抛砖引玉,让关心这类话题的朋友们借机发表一些高论。
全球化进而发展到网络化,地球真的变小了。这给一些人带来了不适,也有一些兴建壁垒的呼声和行动,但普通人对外界的了解不可置疑地方便了,很难阻挡。也是这种背景下,无数思潮,消息,心灵鸡汤,文艺,学说铺天盖地而来。这些东西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获取“眼球效应”,另有用心。可是吸睛但同时,有些东西真的正在不知不觉之间对人们的思维和善恶标准造成很大的破坏。
最让我担忧的,也是杀伤力最大的,是一些主流媒体和出版行业也在不知不觉间陷入了迎合点击率的陷阱。就拿我现在寻求出版发行《三患》所遇到的困难和经历来看,其实很多问题都体现了信息爆炸背景下如何辨别良莠如何取舍的难题。当然这个命题非常大,谈这个有点太不自量力。今天取一个比较小角度粗略谈谈。
先从眼下通俗文学(松散定义,包括电影,小说,动漫,电视等形式的文学作品)中举几个例子比较流行的作品来看看有什么共性。《英雄联盟》《亨利。帕特》《僵尸》《鬼吹灯》《诛仙》《指环王》... (不全部列了)(申明:我喜欢这些故事,但我要批评)
这个单子可以看出至少两点共性。1. 故事都充满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探索。2. 实力战胜一切。这两点似乎没什么错,但是对文化的长远发展来说,这可能都会有一定的误导性。如果一个文明对“异端”充满了恐惧,一味地想着打倒消灭一切“异端”和反对者,那这个文明将很容易走向霸权主义。用“很好,很新,很准”的导弹,在千万里之外按下按钮,消灭一切落后的,反对的,不同于“我”的文明。
如果你说“那有什么不对吗?”我会告诉你,地球说小也不小,永远都会有一个局部文明圈比另外一个文明圈更加强盛一时,拥有更强武功。那么什么时候才能算得上消灭和征服了所有的“低级文明”呢?(这个问题是我写《三患》系列故事的主要动力之一,以后希望展开多谈,暂时提一下)
当然也有一些与上述作品相反的故事。比如《坐88路回家》,《血洒青春》没有征服谁,没有灭掉谁,但为什么那么感人,那么令人深思?这些故事是不是才放映了一种更加永恒的文化价值?
有时候我想,最大的魔鬼,最大的敌人会不会就是人自己?《Avatar》(救世主)好像就表现了这种思考。眼下许多励志故事,主人翁从一个平凡的被人欺负的小角色逐渐变强,把坏同学打得鼻青脸肿,最后把美女弄的魂不守舍,把一切反动派打倒在地再踩上一脚,从而挽救了人类。
励志没错。问题是这类故事很多。人类被拯救了无数次了。如果读者/观者都以灭掉反对者和强者为人生目标,这个世界立马会玩完,你信不信?宣扬这种(灭掉一切对手的)思想到底是对是错?
墨家说“杀一人以存天下,非杀一人以利天下。杀己以存天下,是杀己以利天下。”这不是宣传杀人,这是反对随便杀人呀!对不对?童鞋们扔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