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合作学习法是由美国中密苏里大学赖瑞.迈可森(Larry K. Michaelsen)教授在九〇年代所发展的一种教学法。当时任教于俄克拉荷马大学的迈可森教授以Team Learning (TL)来为他所提出的教学法命名,后来改名为Team-Based Learning (TBL),强调团队建立的重要性。虽然TBL原始设计是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但它所揭橥的原理和方法,仍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中小学教师采用。
TBL本质上是合作学习,但它兼顾个人学习,透过适当的机制设计,使个人与团队的学习合而为一。依据迈可森的设计,TBL包含以下四个特性:
1. 固定且具目的性的异质分组
2. 个人表现、小组绩效与同侪互评组合的计分方式
3. 课堂多数时间用于小组活动
4. 一学期内重复数次的六步骤教学流程
TBL教学流程分成三个阶段,也就是课前作业、准备度确认和应用。课前作业是自学阶段,让学生自行阅读教师指定的教材或观看视频。完成自学进入教室上课的一开始便要进行准备度确认,它透过四个步骤来确保学生真正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这个阶段先进行个人准备度测验(individual Readiness Assurance Test, iRAT),接着团队准备度测验(team Readiness Assurance Test, tRAT),然后教师检查团队测验结果与解说,以及必要时的团队上诉。经过自学与准备度确认后,学生已经确保拥有学习本单元应具备的知识条件,最后则是花最多的课堂时间,用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问题解决中。
在六步骤教学流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切实掌握TBL的特性,包括分组技巧、计分方式与问题设计。
TBL通过团队成员的合作,来达到发展学生高阶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的目标。因此,团队的组成便成为TBL非常重要的关键,它是采取异质性且固定的分组方式。为了最大化TBL效果,组织团队时需要考虑团队内要有足够的知识背景以完成被指定的工作。此外,成员间必须进行丰富而产出的互动。综合考虑之下,TBL的团队必须够大,约5-7人一个团队,依据学生的能力将他们平均分配到不同的团队中,且团队成员间不应存在特别的关系,例如男女朋友或是好朋友等。
在计分方法上,TBL同时采计个人与团队的表现,包括在准备度测验的个人与团队测验和团队上诉,以及应用阶段的同侪互评。这样的计分方式客观,且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与他人合作并照顾学习较为落后的同学。
应用阶段的问题设计是TBL的灵魂所在,也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迈可森提出4S做为问题设计的指导,分别是"有意义的问题"(Significant Problem)、"相同的问题"(Same Problem)、"明确的选择"(Specific Choice)和"同时报告"(Simultaneous Report),学生学习成就的高低是透过个人工作、团队内合作与团队间互评的交互作用来决定。
"有意义的问题"指的是TBL任务设计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好是与他们的生活、学习或经验有关;"相同的问题"指的是无论是个人或小组的问题、案例或任务都必须是全班一样的,这样才能引发并聚焦学生的讨论;"明确的选择"指的是学生个人或小组应用课程知识于问题解决之后,必须作出决定并产出明确的选择;"同时报告"指的是当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所有团队的产出结果必须同时向所有人展示,这样才不会让顺序安排在后面报告的团队在听完前面团队的报告之后,让他们原先的报告内容受到影响。
综观整个TBL,它具有一定程度翻转课堂的精神,但其教学流程设计更为精细,能达到培养学生自学、与他人协作、评价自己与他人学习,以及问题解决等较为高阶的能力。
虽然TBL的原始设计是用于高等教育,为了解决大班级的教学质量问题,但采集它的特点与流程,仍然可以应用到其他学龄段,包括小学和初高中。不过随着不同年龄阶层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同,教师在实施TBL时所着重与关注的点也应该不一样,但不脱课前预习、分组方式、准备度确认和问题设计四个面向。
在课前预习方面,小学生最好透过微课教学较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年龄增长,高中学生则可以阅读书面材料的方式进行,其知识容量也比较大。在分组方式上,小学尚未培养小组合作习惯,因此一个团队的人数不宜太多,到了高中则可在一个团队中容纳较多的人数。在准备度确认方面,随着预习内容的多寡,测验题的数量也应随之调整。而在问题设计方面,高中生可以给予难度较高的任务让团队去完成,小学阶段则指派的任务不宜难度太高。
实施TBL必须紧抓它的核心精神,以及实施流程的精髓。如果只有分组而没有课前预习与准备度确认,那应该改采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Learning, CL);如果只有学生自学和问题解决,那就适合采用问题导向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相较合作学习法的简单和问题导向学习法的高难度,TBL的实施与效果相对合宜,对于促进学生自学、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都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教师在课堂上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