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综合组进行了每月一课的展示活动,我参与了展示。今天的展示课凝聚了我们组共同的智慧和汗水,我们经过讲课、磨课、修改,最终完整地呈现给大家。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我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敢于自信地表现自我、表现音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开始,我让学生看图片猜诗歌的形式导入,然后让学生有表情的朗诵诗歌《静夜思》;为了突出感情,让学生在第二次朗诵时加入感情和动作,为后面有表情的演唱作好了铺垫,让孩子们进入了其中的情境。接下来进行了两次聆听,第一次聆听感受了歌曲的情绪、速度和节拍,这首歌曲的节拍有两种,4/4和2/4,以4/4拍为主,听完后让学生准确找到哪里有2/4拍,然后分别练习了两种节拍的挥拍方式,在第二遍聆听时,学生就跟着音乐进行挥拍,我在黑板上划出了旋律线,为后面歌曲的分析做准备。聆听之后,学生知道了歌曲乐段的划分、演唱顺序、歌曲的结构等。
       学唱歌曲时,我们是分乐段进行的,第一乐段采用了先学习乐谱,再演唱的方法,第二乐段我们先用“lu”哼唱了旋律,带入歌词之后用柯尔文手势纠正的音高。最后一个乐段直接跟音乐唱。学完歌曲之后我们进行了练唱,小组演唱。在演唱过程中,我随时注意自己和孩子们的表情和演唱语气,充分运用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然后再对孩子们进行情感导入,通过想象身边的和远方的亲人来找思念的感觉。最后,在演唱时就要把思念之情寄托在歌声之中。经过我的循循善诱,孩子们的歌声充满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整节音乐课上,感觉我的语言、动作还是很自然的,能够做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富于逻辑,引人入胜。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肢体动作及丰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给音乐课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其实,老师对音乐作品理解的深刻不深刻,从他的眼神中就能流露出来。当音乐响起时,我或欢喜、或伤感、或昂头、或低头,无一不诠释着《静夜思》里的思想感情,深深地感染着、吸引着学生们。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妙在灵活,贵在创造。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学习,不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走近新课堂,探索新课堂的奥妙,让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