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的时候,养了一只黑猫,经常会追着自己的尾巴打转转,有时也会追着太阳光点满屋跑,每每都会引得我大笑不止。有人说,这就是“好奇害死猫”。可见,“打转转”、“虚无追逐”是“好奇害死猫”的种种表现。
“好奇”是人的天性,可如何让之走出“害死猫”的怪圈呢?
回想自己的成长中,“好奇”也始终伴随着,促使我做了一件件充满乐趣的或不可思议的事,当然也带来了一些伤心的痛苦的记忆。比如,爬上树掏鸟窝,抓只小鸟回家养,看它如何慢慢长大?结果常常小鸟会被我“善心”折磨而死。又如,抓只天牛拴在窗台上,扯根树枝放在旁,看它吃的是树叶还是树汁?结果常常树叶焉了,也没看到天牛吃啥,也不得不放弃。再如,抓只蚯蚓,将其弄成几段,埋在土里,看每段是否都变成一条蚯蚓?结果常常停留在“是真的哎”的兴奋上。还如,会做些跨度大的工程,从蚕茧收购点门口“捡”几个蚕茧回家,看蚕蛾如何破茧而出,怎么产卵,再将粘有卵的纸惴惴放入怀中一冬,待春天看蚕宝宝如何出生、长大和吐丝结茧的?虽然收获很大,成就感也很强,但往往只是小朋友间的炫耀资本,并没有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上小学时,对灯泡能发光充满着极大的好奇,常想自己接上那灯座会不会也发光呢?一天,我踩着凳子,将灯泡卸掉,无畏地将手指伸了进去。不知多久后,躺在地下缓过神来的我,知道“我发不了光,我会被打晕”,后来也知道可能会被“电死”。这件事引发的最大收获就是学生时代的我,“电路学”成绩一直很好,“接线走线”等生活技能也不错,这是不是“好奇害死猫”的领悟呢?
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这些“好奇”没能让我成为动物学家、昆虫学家甚至物理学家等等呢?是“害死猫”的怪圈作用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是因为这些“好奇”大多都止于浅表,浮于“感兴趣”的低级阶段,仅满足于感性的认识,未作持续的追问,最终导致了“害死猫”的结果。就如我饲养的小鸟,“好奇”因小鸟的可怜死去而止,并没有激发我继续探求“它的生长周期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环境更利于它的生长?”、“人工饲养需要克服哪些问题?”等种种“好奇”,自然这种“好奇”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掉。又如我的“发光尝试”,虽然因击晕而产生了一定效果,增强了学习的动力,但很快这种“好奇”便被不错成绩和简单技能所替代,而未产生新的“好奇”,终究没能激起我对电的深入研究兴趣。
诚然,人的生命里出现的“好奇”会有很多,若每个“好奇”都能激发出一种兴趣,那也是不现实的。即使可以,这样的兴趣估计也是宽泛的,久而久之也会让人朝三暮四,难以有所建树。但对一个事物的好奇,是探索和智慧的开端,这是毋容置疑的。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具有创新素质的人,他的内在潜质有哪些呢?我想“好奇心”应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好奇心”是创新的原动力。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惊异是推动人去进行哲学思维的动力,人首先惊异他所遇到的陌生事物,然后才渐渐去探索月亮、太阳、星星的变化和事物的起源。”
看来,割断“好奇”与“害死猫”之间联系的匕首,就来自对“好奇心”的保护和培养,并以之为起点,进行纵、横向激发,点燃持续的新的“好奇”,形成长久的浓厚的专一的兴趣。
这样的“好奇”必能激发我们对工作、对生活的激情,让生活充满乐趣、富于情趣,让我们时刻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
这样的“好奇”必能激发我们的求索欲望,不断发现、解决新问题、新疑问,拥抱失败或成功带来的变化,让人生在一次次砥砺中前进。
这样的“好奇”必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放飞思维空间,衍生创新意识,让生命在创造中迸射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