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杭城,阴雨霏霏,冷风萧萧,人们渴望着春天的温暖。
2月14日,本是西方的情人节,在商家的热闹宣传下,很多人把它过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电台、网络、朋友圈,各种晒:红包、鲜花、祝福短信、祝福图片、看电影、一起晚饭、各种礼物……晒出了恩爱,晒出了感情,让城里城外的人督促着他们一起开心,一起甜蜜。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谁不想收到节日礼物?谁不曾想收到礼物那一刻的喜悦?
生活有点仪式感蛮好的,说明他(她)心里记着你,念着你,爱着你。下班路上,先生来电话,说一起去看电影。好啊,不过我俩今天有点感冒,为了自个和他人的健康,还是不去了。对于家有儿女的中年人来说,和爱人孩子一起吃顿晚饭也是过节。我的心愿就这么简单,陪伴是最好的礼物。平时,对方要出差、加班、聚会,那就去忙吧。各忙各的,忙完了,他自然而然会回到你身边。今晚,全家人一起看《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总决赛。今晚,除了美味佳肴,还有诗和远方。
一同事说,每逢节日、生日,他的爱人总会安排各种聚会:今天情人节,后天元宵节,下月XX生日……一群亲朋好友一起团聚吃饭。有时,他跟我们发牢骚说“烦”。可别的同事甚是羡慕,“我们都求之不得,生活有点仪式感,不好吗?”我觉得,生活有点仪式感挺好的。
春节,不少朋友说,跟孩提时的过年相比,年味淡了。什么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了仪式感。闲来聊天,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同学总会问道,你们那儿过年有什么习俗啊?有人侃侃而谈,有人却只知一二。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正在简化春节的繁缛礼节,孩子很少能看到我们孩提过年时穿上新衣服的那开心劲了。
生活需要仪式感。对于孩子来说,在他(她)拿到奖状、取得进步、做了好事的那一刻,家长能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爱人来说,在结婚纪念日,及时送上一个小礼物,或安排一次难忘的旅行!对于家人来说,生日时,陪她一起唱“HAPPY BIRTHDAY”,陪她一起聊天吃饭;对于家族的重要日子,一大家子人团聚一堂,享受那其乐融融的氛围。
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来提醒我们,此时此刻与其他时间不同,此时此刻需要鲜花、歌声、美味佳肴点缀。
生活需要仪式感,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我们热爱生活的表现。
生活需要仪式感。对于女性来说,只要稍稍花点心思,就能让平淡的生活增添无限乐趣,无限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