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曾在文章里提过:“经常读书的女人跟不爱读书的女人差别很大,很明显爱读书的女人在谈吐,气质,修养上都优于不读书的女人,她们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不会差,在书香里浸过的女人,容貌自然温柔。”
一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的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红遍网络。
孟莎美称,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中国人现在大多数时间都在玩手机、ipad,而很少用于静静地看书,这让她感到很担心。
孟莎美说过: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很多女性认为,有钱就可以啦,钱可以买回想要的一切,跟读不读书没多大关系。
这样的女人物质生活是富裕了,精神生活却贫乏得可怜,她们浅薄而又无知,只为生存而生存着,没有自己的思想,做人做事随俗跟风,人云亦云,犹如一具行尸走肉。
生活中不泛有钱有闲,又有见识的女性,她们都是一些很优秀的人,她们知书达礼,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填饱肚子的同时注重精神层面的滋养,不断提升自己,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唯有努力读书才能丰盈自己。
有的人却不明白,读书不就是上学校念书嘛,老子也是上过学读过书的人,说这话的人只能说明认知有误,曲解了高水平与高学历的真正含义。
学历高并不代表一个人的修养就高,就代表你高人一等。
那读书与不读书的女人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注意,这里说的读书多少,不能狭隘地只指学历高低。我也见过很多学历不高但喜欢读书的人。
我的一个好姐妹,高中毕业证都没有领到就结婚生子了,但她并没有放弃读书。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忙中偷闲不忘读书,哪怕是一天看几页也心满意足。常常捧着书看到忘记去学校接孩子。她老公常常取笑她:“你看你,得看书就好比得吃到山珍海味似的,都不用吃饭了。”她只淡淡的笑了笑,继续看她的书。家里简单的书架子上摆满了名著名作家的书籍。
她不但喜欢读书,还喜欢写文章,至今人到中年,写的文章也积攒了厚厚的几大摞,搬了几次家都舍不得扔掉伴随着她记忆的书和自己写的文章稿件,至今扔坚持写作,她写的文章时常发表在各大报刊上。
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了细细地皱纹,却沉淀下浓浓的书香气,与她交谈,如沐春风,文静中不失优雅。说出来的话让人觉得舒服。不认识她的人初次相识,从她的言谈举止中都以为她是老师。在人们的心目中老师都该长她这副知性优雅,气质大方的模样吧。
单纯的读书,并不能给你带来多高的教养,因为理论终是要联系实际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读了很多书以后依旧脏话连篇。
最近流行一种观点,女人一定要富养自己。所谓的富养自己,在我看来,它不是指物质上的,而且精神上的。真正的富养自己,是让自己的灵魂不空虚——
你不一定要有名牌包包,但一定读过一些名著。
你不一定要化着精致的妆容,但气色一定要好。
你不一定要脍不厌细,但一定要口吐莲花。
是的,真正的富养应当是滋养自己的灵魂,让自己从内到外,散发着一股女人独有的芬芳。这就是现代人常常提起的所谓的“精神长相”。
坚持读书吧,美丽优雅的灵魂是需要将养的,你需要喂它更多的好东西。一个总是小心呵护心灵的女人,她的气质和容颜也会受到影响的。
我特别欣赏爱读书的女人,她们从容自若,眼神中自带一种淡定。她们强大到无所畏惧——既保护得了家人,又抵挡得了岁月的风霜。举手投足间,自带优雅风情,总是正能量满满,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她们深知腹有诗书气自华,走到哪里都自带光芒。
生活中那些不爱读书的女人,常常以自我情绪为中心,陷入小我。
我的一个表妹,长相不错,也是读过大学的,年轻的她也是个爱读书的人,可结婚后,可能是舒适的生活过惯了,生了孩子之后呆在家里当全职太太。每天除了按时做饭等老公下班之外,就是手眼不停的玩手机,什么新奇玩什么。这本来也是无可厚非。
等到孩子上小学后,玩手机也腻了,煮饭也腻了,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老公又经常出差,顾不上她,以为把孩子交给她照顾就放心了。毕竟她曾经也是努力读书的一个人。
谁知道她婚后的生活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初那股爱读书,努力拼搏进取的模样了。家里大大的书架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好好读一本书了。家里的书成了摆设。每天不是逛街买东西就是跟东家长,西家短的聊八卦。
由于空虚寂寞,还迷上了打麻将。往日意气风发,神采奕奕地她再也不见了当初的神采;由于熬夜打麻将,顾不上形象了,孩子的家庭作业也不过问,每当孩子问及,总是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不会自己看书吗?当初你老妈读书时也没谁指导照样上大学!天天上学学哪去了?,去!去!别老烦我!”孩子再问就索性掏出钱塞给孩子“去!去!买你爱吃的东西去!别老烦我!”等到老师叫去开家长会的时候,儿子却不愿意让她去了,问及,儿子竟然说:“我不要你这种妈妈,别人都有妈妈陪伴学习,而我呢,你从来没陪过我做作业,更别提一起学习了。你教过我什么?我想要一个陪我读书的妈妈!”
听儿子的一翻话犹如晴天霹雳,把她惊得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羞愧地低下头来。这才才意识到自己的庸碌无为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孩子的心目中自己竟然是如此不堪的榜样。
我们多数时候,只能看见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之间的差距,却不能看见自己和优秀母亲之间的差距。
而那些爱读书的女人,她们的家庭幸福快乐,她们懂得如何经营幸福,给予孩子温暖的呵护与陪伴。
我闺蜜一家三口都喜欢读书,每次去她们家玩,她10岁的儿子都带我到他的小书房,拿出一本本书,如数家珍般向我介绍每一本书都讲了什么,小家伙还推荐给我看看,在她们家里,随处可以拿到书,闲暇之余一家三口几乎都是呆在各自的位置各看各的书,这样的画面温馨而美好,令人神往。
出生在一个爱读书的家庭,何其幸运。今年国庆假期,我有幸跟闺蜜一家三口一起自驾出游,一路上,为了打发慢长的旅途,小家伙提议一起玩猜诗词,玩词语接龙游戏,小家伙机敏过人,思维敏捷,每一次提问都抢着答题,而且几乎没有猜错。
闺蜜说这都得益于平时在家休闲时陪孩子多读多练的结果。再看他背起唐诗三百首,一口气一字不漏,神态自若,扬抑顿作,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令人赞赏不已。
严歌苓曾经在《读书与美丽》中写道:读书这项精神功课,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人对世俗的渴望(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等)中解脱出来,之后产生了一种存在。
闺蜜的儿子之所以优秀,得益于她夫妻俩日积月累的熏陶,以身作则,想要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么浅显的道理,可惜有些为人父母的就是做不到。只要求孩子出息长脸,而没有想过要提高自己。
爱读书的女人,她们即使粗衣布履,身在厨房足在田间,但书香早已贯穿了全身,并延伸进下一代的品质。
因为她明白书读多了就算生活再次跌入繁琐,也无所谓,因为书能褪去精神世界里的污垢,让人有重生的感觉。
有的女人很优秀,努力读书学习,提升自己的学识,无论是外在与内在都很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自律,低调优雅。几十块钱的裙子照样穿出大牌气势。但凡优秀的人都热爱读书,修炼自己的精神世界。言谈举止端庄大方。
爱读书的女人,明白精神富足比物质富足更重要,她们言传身教地告诉孩子:“和书籍生活一起的人,永远也不会叹息。”
层次越高的女人,越爱读书,
也越能觉知自己的言行。
她们懂得怎么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在工作中努力负责,在家里温良贤淑,自律自强。
我另外的一个朋友,人长得高挑漂亮,特别的热爱读书,她的工作是医生,每天忙碌穿梭在医院和家庭之间,要上班给病人看病,下班还要照顾好一家老小。家里里里外打理得井井有条,百忙之中,她还挤出时间读书,还偶尔写写文章,时常发表在日报上,朋友的聚会,养花种草,教育孩子,一样都不落下,儿子懂事乖巧,写的作文很棒,年年“三好”学生,小小年纪独立自主。很会照顾人,像个小大人。
我很喜欢看她发的朋友圈,内容积极向上,充满了正能量,图文并茂,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如沐春风。
我喜欢看她读书的样子,那一副沉迷于书海里美丽的倩影灵动而优美雅。她这人最让我喜欢的一点,是从不藏私。她懂的,都愿意告诉你,不怕你学会了把她甩在身后,她就觉得,身边的朋友都牛逼了,她才会更牛逼。
有的人说,想要了解一个人,去看她的朋友圈就知道,我也认同,虽然不能完全凭朋友圈里发的内容来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学识,但至少可以了解到一些人的另一面精神层次。
爱读书的女人,气质里自然而然透露出一股书香气。
总之一句话,爱读书,读书多的女人,一年,两年,可能没什么改变,但五年,十年后,不读书和读书的人无论是气质还是相貌,言谈举止,都相差十万八千里。
多读书吧,它不但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有情趣,会思考的人,更会让你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说了很多热爱读书的好处,我只能说,作为一个女人,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凡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那么什么样的生活难题都不会是你的绊脚石,当你足够强大,你就是那个独一无二,无所畏惧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