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1

      落地的脉法,诊断的金睛——脉法学习体会实录

                                                                           

我是范英志老师大医脉法课程的第1期学员。光阴似箭,自从四月份跟随大医脉法课一路走过来,发现原来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和观念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中隐隐约约是有种触碰到了中医根的感觉,让之前学习过程中心里积累的很多疑惑都迎刃而解了,苦尽甘来十分过瘾。回想起来这个感觉,最开始就是在上完大医脉法课之后的一个体会。

            1.学习脉法

上脉法课也是我自己一个小小的心愿,因为以前读书的时候虽然都会提及到很多相关的中医基础理论,但是脉法始终都没有实践过,心里有遗憾也都不知道怎么上手练习,就是一头雾水+老鼠拉龟的状态。当时老师们都说脉法是很重要,特别是对于临床的诊断。课上老师还要求背诵各种脉象的经典条文,我看完就已经各种晕圈各种吐,实在是受不了也记不住,当时一整套下来自己感觉也没有学到啥东西。


寸口脉

  记得小时候看电视的古装武侠剧,把脉、扎针和煎汤药治病的戏码很多,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一位医生通过把脉和针灸把昏迷的病人给治好了。我当时感觉这位医生真的太潇洒了,中医治病应该都就是这种感觉吧!那位医生动作干脆利落,没有多余的客套话和炫技,面对一个昏迷不醒的病人,上来只是把了一下两只手上的脉,在一侧扎了两支长的银针,转动了几下,那病人很快就醒过来了,虽然不知道什么原理,但是这一幕却让我羡慕不已。

            2.脉法-认知大升级

  上完大医脉法课之后,无意中发现自己对于脉法的整体认知都得到升级了,最起码是理清楚了脉法在看病过程中的真正意义和地位所在,由此以后是可以避开很多认知上的坑,大大降低试错成本。

  此外还有脉法的具体操作部分,很多的脉法课都只讲了寸口脉,其他几个的把脉位置(人迎、趺阳、太溪)几乎都没有怎么提到过。我当时回去给朋友们摸脉的时候他们也很是惊讶,居然还要摸脚上!


太溪脉

  老师的脉法课里是给我们讲了四部脉:寸口、人迎、趺阳、太溪。大家知道把寸口脉运用的是全息的原理,但是其实它对技术的要求高,很多时候信息重叠不太好分辨。其他的三部脉,就是可以把信息分拆开来,让诊断信息的呈现更加专一,技术难度会大为下降,准确率飙升不少。 

老师风趣幽默、化繁为简的讲述方式,力求让大家知其然,更是要知其所以然。在一次次的欢声笑语之中,都能吸收到和体会到经典中古人智慧的核心信息。


3D解剖软件图


                                                                                    3.实践脉法

  课堂上我们只需要专注在自己的手上,去感觉指下脉的状态即可。当时记得老师多次强调,不用刻意去背各种脉象。

  我当时是把班上同学们的脉都摸过一遍,然后课下又把朋友、同事和家人们都几乎摸过一遍。相信我,当你做完这一步,你自己就会对脉法有一个初步的感觉。我也总结了一下,学习脉法的难点主要有两个点:

1.没有对象实践。

2.不知道自己摸出来的对不对。

针对这两点,当时的应对方法分别是:

1.我把身边的同学、亲人、同事朋友都过一遍,自己也可以摸自己的脉,比方说一大早起床的时候,甚至是不同时间下自己的脉都可以去监测对比。有条件最好就是能跟同学约起来,定期分享和练习。

2.这个就是需要先摸清脉的虚实,也就是有力还是无力。这个也是大医脉法课的重点内容,能让大家学完就能落地去用的东西,它是各类脉象之中算最为客观的一个指标。

在脉法诊断过后紧接着如果需要调理或治疗的话,大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灵活选择使用汤药、针刺、艾灸等具体方法的操作来处理,做到有的放矢,有理有据,心中有数。


寸口脉

课程学完给我带来了不少的震撼,当时自己也有在同时玩针灸,所以学完脉法课之后就在给朋友们把脉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比方说同一个人的左右脉之间的差异性、扎针前后同一脉位上的差异、不同脉位之间的强弱对比等等,认真体察下来过后都颠覆了自己以前对于脉的看法(左右手、左右脚之间脉的差异原来可以很大)。个人的实践体会是趺阳脉上的前后变化特别明显,大家不妨可以多来观察、实践一下,没准这里又会是你推开步入新世界的大门…


太溪脉

大家如果还有脉法学习或应用上的问题,欢迎各位前来留言交流,我们一起进行更多内容的探讨研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商定咨询目标 一、前期工作 1.全面深入的了解求助者 2.深入了解,求助者是可以参照的思路 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
    凌_777阅读 41评论 0 1
  • 《故事里的人生》234 徐悲鸿与“画界二石” 徐悲鸿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大师,...
    老隋头阅读 223评论 0 0
  •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熟读成诵,理解课文大意。 2. 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 品味语...
    笨蜗牛阅读 301评论 0 3
  • 中原焦点团队网中35期,熊英分享第283天,商定咨询目标 : 咨询目标是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商量,确定的目标,而不是...
    熊英_0939阅读 105评论 0 0
  • 治疗癫痫病总共到底要花多少钱? 癫痫病的治疗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治疗中患者最担心的问...
    聊癫痫阅读 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