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知乎给我推了一个问题:“在河南成长,什么原因让你不再回到家乡?”如果你也是河南同胞的话,我不知道你看到这个问题时作何感想,反正我笑不出来。
河南每年的高考季都让无数学子和家长心里感慨万千,三年来,五年来,24年来,数十年来,每一年都一样,每一年都会有很多很多人开始争论教育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今天(哦应该是昨天了,此文是25号写的)河南高考公布成绩,在今天这个注定有几十万学子都难以入眠的晚上,我无意论述什么教育资源,人口配置和招生名额之类的问题,我只想说一句——如果做不到互相理解,不要乱喷好不好?河南今年高考人数105万,今天成绩刚出,河南C位出道,一举成为全国分数线最高的省。我就看到不少人说“河南今年的分高纯粹是因为阅卷特别松,其实河南的学生实力一般”“河南人老是说高考对河南孩子不公平,其实算算录取率,和别的省差别也不大”,这样的完全站不住脚的话,我都不想再举例子了。说这话的人,良心不会痛吗?
我想起刚进大学时,参加一个社团的面试,自我介绍时我说我来自河南。在提问环节,一个学长问:“我听说你们河南人爱偷井盖?”
我说:“放你妈的屁。”
对不起,我这十几年来接受的教育,不允许我在此刻不说脏话。
今天出来成绩,我的两家邻居的孩子,一个考了650,一个考了680。男孩和女孩是同学,其实男孩平时的成绩远不如女孩,但是高考发挥的很可以,结果比女孩还多30分。晚上女孩的妈妈来我家想咨询一下报考的建议,她说她女儿哭了一天,眼泪包含了对自己的失望,更包含了对比中的悲哀。
我太能理解她的那种感受。我想起来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一句台词:“你的朋友考试不及格,你感觉很糟;你的朋友拔尖,你感觉更糟。”这种更糟糕的感觉倒不是因为嫉妒,只是觉得很遗憾,感觉自己很没用,朋友和同学的优异凸显出了自己原本就对自我不满意的心理。很多人都会经历过这样的境况吧,我当年还不是一样?
女孩的排名和我那时的排名差不多,所以从八点到十点,一直在帮她参考学校,唉,我觉得,真是难啊。河南的孩子也好,其他地方的孩子也好,这十几年都抱有共同的信念——我无论如何都要考上,这样一来,我或许就能见到未曾见过的风景了。中国高考有万千毛病,却是目前最公平的一种方式。没有高考作为跳板,真的很难实现一个大的跨越。
但是很多事情,人生许多的节骨眼上,真的要想开。有些我们以为是更好的选择,其实未必真的好;有些我们以为是很遗憾很无奈的道路,最终的结果也未必坏。
大学的第一节高数课,老师对我们说:“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来了华北电力大学很亏,你们是不是以为自己本可以发挥的更好,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不是自己真正的实力。在此我奉劝诸位,趁早从这个错觉中走出来。假如现在真的把你扔到清华去,不是我打击你们,你们真未必能毕业。你们现在该做的,不是留在过去,而是收拾心情,从此发奋努力。你们太年轻了,每一届的学生我都会给他们这样说,可是很少有人能理解。”
我有时候觉得,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固然很重要,但是也没有重要到余生不能逆转的程度。拿我自己来说,我当然遗憾没有考上更好的大学,但有时想想,假如真的进了清华啊浙大啊什么的,以我的能力,真未必能顺利毕业。我高考以一分之差与我的大学最好的专业失之交臂,当然很遗憾啊,但现在回头看看,觉得其实无所谓了。我虽然不是我们学校最好的专业的学生,可我的专业也是全国前三啊,而且自从分院系后,我的成绩始终在专业前三,这学期考的好点,可能排名提到了1/303吧,如果当时进了那个最好的专业,在那种竞争压力下,说不定全系倒数呢。唉,太多的事情,都说不准的,还是要想开一点,做好眼前的事情就行了。
我以前看到一段话,出处不详,照抄如下:
我高三毕业的时候,身边学习成绩最差的几个同学都上了最好的学校。因为他们的父母认识当地的教育部门的官员,拿到了什么特长生或是自主招生,在学习成绩很差的前提下,进入了名校。我上大学的时候跟一些同学抱怨说:这世界真不公平,总有人可以有捷径走。我的朋友就笑了下说:别难过,走走看吧,路还长呢。几年之后,他们有些人就因为上大学跟不上学业,然后挂科退学;还有些人拿了毕业证,找不着工作,在家啃老。我忽然间明白一件事儿,这个世界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公平的,因为路还长,考试、比赛都是一辈子的。
说真的,我挺同意这个人表达的意思。人生的道路很漫长,我们的未来从不会取决于任何一场考试,大多数时候的所谓成绩和成就都是暂时的,只能说明你一段时期得到的结果。你要是沾沾自喜,那一定会停滞不前,这个时代的更迭在倏忽之间,原地踏步就已经是在退步了。我还是那句话,人生要成功,哪怕是最世俗意义上的生活的好,也都要付出艰辛持续的努力,没有人可以仅凭一纸学历就可以过得很好。关键是一句话——要长久地持续地日积月累式的努力,不断充盈自己。就这个意义而言,高考,不过是一个阶段而已,如果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请别因此消沉下去。《高考必刷题》大家都做过,上面说,高考无非就是很多人做同一份卷子,然后决定去哪一座城,和谁走四年,和谁走一辈子,最终发现,错的每一道题都是为了遇见对的人,而对的每一道题,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试着去做一个有价值、有趣、有温度的人。
有句话是谁说的来着?现在已经快凌晨一点了,非常困,我懒得去查了。大概意思是,这些年,我们为这一场考试的努力,最终的高分,读名校,来的及时的回报,自然皆大欢喜。倘若结局仍然抱憾,也别失落得无以复加,彼时的努力,也会在你看不了摸不着的时候,给予你迟来的惊喜。不过在此之前,你得耐得了性子,守得了初心。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
诚然如此。
我自己是很浅薄的一个人,也没什么资格给什么这建议那建议的,但是还是想分享给准大学生们几句话。高考是小考,人生才是大考。跟着人群走是一种选择,一种安全的选择,跟着爱好走,跟着理想走,是冒险的选择,有不可预料的成功和失败等在前面,但因为年轻,选择得起,失败得起,可预料的未来反而无趣。人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活会追着你一而再的脱胎换骨。只要愿意,你就永远有机会成为一个不断前行着的人,成为那个自己喜欢着的模样。多读些书,上网、看杂志,都没有问题,虽然读书不代表学问,也不代表见解,更不意味着人文水准,但是确实能潜移默化的对你产生影响,久而久之你能拥有一套自己的小小的哲学体系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在将来会产生很大的帮助,也能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或者摄影、绘画、音乐、体育,什么都行,总之,千万不要让自己的价值混乱,不然的话,小时候的分数和长大后的钱数就会变成你评价别人的尺度,也会成为你衡量自己的标准,那样不好。(woc,第二天醒来发现这段话太好为人师了,这不是我的本意,sorry)
没有任何好抱怨的事,你我的每一秒都在为曾经的选择买单。
最后,愿余生多顺遂,今天比昨天好。
晚安。
(喜欢的话,欢迎关注我的gongzhongHao哦:雨的Miracle)
图源于网络,侵删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