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讲,我从2017年10月中旬开始玩任务宝,到今年4月份正式移交给我的同事。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从0开始摸索,1个月的时间,我就连续3次涨粉过万,其中尝试了多次变现方法,小有心得。我不仅把任务宝当做一个涨粉的方法,更想从中找出一个商业模式。
嘉嘉老师讲课非常细致,我每次听课都会拆解课程,摘取出我原来忽略的点,放置到我自己的运营体系中,消化吸收。
比方说,防封这一点,频繁骚扰用户是微信重点处罚的对象,任务宝本质来讲是利诱用户分享。我原来只是从表面入手,避免机器检测,不留下任何被截图投诉的地方。模拟公众号和用户真实互动这一点是我忽略的,嘉嘉老师在第五节课中提到了这一点,包括用户的关键词回复、公众号文章活跃度、文章评论设备的IP地址。
很高兴参加了这次课程,学习到了一些新的知识点,丰富了我对任务宝这个玩法的框架知识。
课程结束前,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最近的发现。微信生态中,公众号获客成本水涨船高,但广告价值也一直在涨,流量主的单个点击已经到了0.9元。所以大家不妨好好优化一下页面,提高点击率,这一块收入不菲。另外,公众号业务模式相对成熟,但小程序仍处于红利期,依然来聊聊广点通,现在小程序的广点通单个点击0.2元左右,处于公众号流量主的起步价格,那么未来会怎么样呢?
背后的牢骚
很幸运的是,我从去年8月开始接触微信生态的玩法。
一开始做了内容电商,与公众号主合作,帮他们做流量变现。合作的公众号中,有百万大号,也有两三万的小号。我发现有人设的公众号变现效率更好,一个进店uv,arpu值高达20元,一个8万的公众号,一个月流水能到几十万。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了流量的重要性,电商代运营对于小团队来说不可规模化,收入只拿分成,沟通成本极高、收入和人力成本一起长、运营很重、供应链难控。
随后,我开始自己摸索着做流量,首先接触的是群裂变。当时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了一些海报,流程非常有意思,扫码后下拉看到了域名,顺藤摸瓜找到了工具方。有了工具之后,开始思索内容和流量。按照这样的思路,我开始实操群裂变(当时并没有这么多复盘案例,也没有用进群宝、爆汁等自动化工具,只是解除了活码工具,回复全靠人)。按照我的判断,我开始投放公众号,寻找目标用户。4个公众号一组做测试,不断优化数据模型,包括文案、海报、工具设置、投放文案等。第3次投放,我就裂变了10几万用户。
成功来的很快,事前并没有做好承接流量的准备,只是在1分钟1个群,域名一封再封的时候,用公众号代替了群裂变的二维码,承接了一部分流量。而大量的群流量却慢慢损失掉了。当监控完社群的生命周期后,我意识到要做转化,但生命力枯竭,就转化了几千块钱。
群裂变是个半自动话的裂变工具,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包括建群、群承接、舆论引导。
很累,且成功率比较低。从用户路径的角度考虑,内容和用户的匹配程度决定了群裂变是否能指数级增长。一个用户转发朋友圈之后的回流并不可控,且转发率也是个需要不断优化的数据。
这个时候,我开始玩任务宝。和群裂变相比,任务宝是个更自动化的工具,回流和转化率可控,你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每一个用户的获取成本。1个月的时间,我就连续3次涨粉过万(只需要1个人,并不需要熬夜做客服)。
当然,做任务宝的时候,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工具死板红利已尽。入局的时候,微信公众号并非红利期,相关的规则非常严苛,阈值很低,涨粉数值从一开始1天10000降到7000。成功率和可控性虽然高于群裂变,但增长速度低于群裂变。
从2017年到2018年,经过1年的时间,小程序相对成熟,基础架构相对健全,也开始有一些百万爆品的案例。结合着新人口红利和新工具红利,我转移了视线,全身心投入了小程序。当然也归功于之前的一些实操经验,在小程序的设计中,我能够快速地设计玩法,项目正式推出1个月时间就做到了百万pv,单纯的用群裂变和任务宝,这是很难做到的。
很开心有这样的机会可以粗略地回顾我这一年的工作。欢迎大家和我聊聊微信生态的增长、变现(加我请备注,微信号:tyy56967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