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顺畅了,心才会通

       教育的一切难点和痛点都是源自于“教育观念”的冲突。这种冲突带来的表象即为“对抗”。这种对抗导致家校之间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从而将我的教育逼向的死胡同。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方法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加强家校之间卓有成效的沟通。

       中途接班,对于谁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更何况还是一个投诉频繁,班级管理混乱,家校矛盾尖锐的班级。任何一位班主任都不希望获得这份“殊荣”,而我就成为了这样的“幸运儿”;2024年9月份,刚刚送走一届毕业班的我并没有按惯例下一年级,而是被安排中途接任“麻烦”班。

        这个班级还未接手之前就早有耳闻,虽然做好的十足的准备,但是真正的接触到的那一刻,还是难以承受的。进入教室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恰是“动物园”一般,40个学生基本上毫无规矩可言,打闹的、追逐的、互相骂脏话的,数不胜数。对于老师的到来,他们也是无动于衷。最终在我厉声呵斥之下,班级才勉强安静了下来。第一节课的经历让我“痛不欲生”,也更让我明白了这个班级到了不得不整顿的地步了,一股“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豪情壮志油然而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深刻的考量和科学地设计,形成了一项较为系统工作流程:

       一、科学摸排、进准把脉

        在与学生见面之前,我就与家委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沟通交流,对班级整体做了一番了解:整个四年级家校之间缺乏沟通,信息不够通畅,导致投诉频繁发生;班级管理混乱,班风不正;班级几位同学之间长期存在矛盾,家长之间关系紧张。

        与相关家长的沟通交流:一位家长反馈班级存在“霸凌”,自己孩子从一年级开始被欺负;部分家长表达了自己难以管束自己的孩子,需要老师严格管教;一些家长认为班级太乱,影响自己孩子学习,希望老师加以约束。

        与相关老师的沟通交流:班级管理混乱,学生之间打架风气盛行。

       经过全方面的沟通交流,基本上将这个班级存在的问题以及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罗列:

1. 班级需要安静下来

2. 纠正班级的“好斗”之风

3.加强与关键家长之间的沟通

        二、积极沟通、破除坚冰

       把脉寻症并不难,难在如何让家长认同你的观念,家长不认同,带来的只是对抗,这样任何设计都是白费精力。

        群策群力谋规划:为了得到家长们的支持,我首先将我的工作思路,管班策略在家长群里公之于众,广泛征求家长们的意见,三天时间内,收到了上十几条建议,并且一并公之于众。

        推心置腹平隔阂:对于有异议的家长,趁着放学的时间,将教室椅子摆成为成为一个圆形,每位家长的面前摆放一瓶水,营造出了一种较为安全舒适的谈话氛围。为了表示我对家长意见的重视,提前做足了功课,对这十几位家长的意见了然于胸。谈话的过程中,我与家长们呈现出完全平等是地位,充分给他们表达意愿的机会,互相进行一个思想的碰撞,气氛也由开始的紧张激烈慢慢变成了融洽理解。总结的过程中,我的发言展现出来充分的共情理解,也表达了很多事情并非如此的理想化。经过这样的沟通,

       三、拨乱反正、班风呈清

        俗话说“乱世用重典”,在与家长沟通交流,达到统一思想的过程中,我在班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从五年级学生心智发展水平来说,这个阶段孩子在班级一切问题的出现基本上都是源于“要求”的不明确和“惩戒”的缺少,因此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要求,向全班学生阐明了接下来一学期班级建设上的中心就“静”和“净”:即让班级安静下来,让教室干净下来。于此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商讨出来了具体的实施清单和惩戒手段。

       经过三个月的严格督促,班上一扫之前的“阴霾”之气,班级风气,学生的精气神、行为习惯都发生了根本上上的变化。

       四、和衷共济、共创未来

        三个月来,班级发生的变化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一致认可,班级的各项工作也因为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从而有条不紊地开展着,这一切都源于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只有沟通顺畅了,班主任工作才能干得顺心、干得开心;才能和家长和衷共济,共创孩子的未来。


        家校沟通就像一座桥,只有这座桥一直是顺畅着的,家校之间的心才是通着的,才能够共创美好的教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