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既然人生是无限游戏,那么就说明人生这个游戏不存在固定边界、主要玩的还是视域,所以百发百“看到再顺其自然地做到”其实就是妄念。人生大部分时候都更像是黑暗中拿着火把一边走一边探索的,千万别等着把事情想清楚了再做。比起思考,行动才是最基础的,因为(1)执行力不到位,思考肯定不到位;(2)即使思考到位,执行力不行也依然是零。所以要以行促思。

虽然几乎没有人提到,但是逆境也是可以被享受的——人生的酸甜苦辣都是可以被享受的

执行力体系
1.行动层:
1.1开始做:触发
反向操作则会造成执行力的大幅下降
1.2持续做:降准
关键在于觉知
若实在担心质量,可引入迭代
1.3不去做:监控
要敢于长时间开启:可用阅读降低压抑的情绪
2.认知层(打击来临时要能快速调整)
目标层:拆解
意义层:联系
3.场景
不确定性:

执行力是竞争力的基础。激烈竞争中,竟对都是高手,分析、策略其实大家都懂,所以很难单纯靠“想对”拉开差距。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对策略的执行。

执行力其实是个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的能力,简单的是:当你知道这件事要做,然后你就去做了,这就是强执行力;难的是:偏偏有一群人,知道要做,但是总要先想一下才动手。
执行力的关键其实在于“要开始动手做”,而这其实也只要在刚执行的时候忍受一点点的焦虑和不耐烦——但很可惜太多人没看到这点,往往选择不做、然后承受最后的真正让人痛苦的结果。为了追求一时的“感觉好”而,这样的交易真是太不划算了。所以啊,当知道要做一件事情之后,即使开头时有点不舒服也要记住:承受这个不舒服是很划算的交易,总比到最后积债滚雪球越滚越大好。
可以说,有些痛苦和不爽是必然要承担的,因为承担他们就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有时甚至还能因此带来巨大的收益——“万事开头难”的痛苦就有这样的属性。
如果你比竟对更能忍受、接纳这类必要的痛苦,那么你就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反之则很劣势。所以,下次当类似的打击或不舒适感来临时,千万不要去处理这种感受、不要想办法努力让自己感觉好受!顺其自然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毕竟,人的韧性是很大的,其次,“相关情绪要释放出来”已经被证实是毒鸡汤了。

再惨烈的经历都可以有成长点,这对极端的成长者是个福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