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定位-行动-目标~~看清事实,定的目标要与现实有关联,根据事实定恰当目标。
2.任何东西先把身份定位先定住,看主题,看身份定位是不是是否符合目标。
3、具象日志只是呈现了时间的分布,让你看清楚目标是什么~
4、构架让思想和行为分开,当把思想放在左边,行为带来的事实放在右边,你就会发现你的行为带来真相是什么。于是就有机会发现,你的想法和你行为带来的事实是不是匹配。让您真切的感受一下图一在你生活中是什么样子。
5、事情归类意识不明确,会带来很多生活上的困扰,3、所有的事情可以归为3类,我的事情,别人的事情,老天爷的事情。
6、凡是自问:我是谁/身份定位 我的目标? 做了什么?怎样调整?具象法则是体验大于知识,行动优于语言的。真正在生活中运用,到了各个时间节点,自然会有相应的收获和改变。
何为思维瓶颈?
我们平时看到一个人,会有“第一印象”,我们碰到一件事看到一个场景,会有“第一反应”,我们能不能控制我们的第一反应呢?它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首先,当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对这件事情有一个结论或者判断。
基于这个结论和判断,我们对这个事件就有反应,即针对这件事情,我们会有一些行动,哪怕我们什么都没做,也是一个行动。
我们往往会认为,这个行动是基于自身对这个事件的结论而产生的。但是,我们没有觉察到,在“事件”和“结论”之间发生了什么。
在事件发生了以后和我们瞬间产生的这个“结论”之间,思维做了一个动作——思维对事件进行了一番个人思维机制的加工。
这个加工运转速度非常快,快到你觉察不到它的存在。
所以,我们以为说出的话或者呈现的行为是我们自己的正常反应或者潜意识输出,其实是对自己的思维活动没有觉察。
因此在具象法则里,我们把这样的“加工”称为:自我思维加工机制。由于每一个人关于“事件”的加工逻辑不同,因此就个体而言,其运作过程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反应,到底是这个独立事件让我们产生了“行动”呢?
还是自我加工机制工作后产生的呢?
毫无疑问,对这个事件产生的行动是基于我们自己个体的自我加工的。
既然如此,同时又带来了一个相关联的问题,就是自我加工以后这个事件还是不是原来那个事件呢?
如果我们把“自我加工”比喻成一个透镜,原来的这个事件就像我们图一里显示的,本来是个方的,经过不同的人对这个事件的加工,它有可能发生扭曲,变形了;也有可能被赋予了其他的色彩,这就是没有觉察的思维加工的部分。
我以为自己对于事物的行为反应,是对事物本身的反应,而事实上,这个反应是对思维加工机制加工后的事物产生的。
比如说有一则寓言《盲人摸象》:大王想知道盲人对于大象有啥概念,于是叫了一群盲人来摸象。问他们所摸到的大象像什么?摸到象牙的盲人说象的体形像萝卜的根;摸到象耳朵的盲人说象像装垃圾的器具(簸箕);摸到象脚的盲人说象像舂米的石臼;摸到象背脊的盲人说象像麻衣;摸到象肚子的盲人说象像陶器;摸到象尾巴的盲人说象像麻绳。大家想想,如果是那些没有接触过萝卜根,簸箕,石臼,或者接触过也对不上号叫不出名的盲人,他们在形容这些部分的时候,他还会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吗?
这个案例可以说明:一个事物展开看,自我加工机制当中“有”的内容,会支配我们对这个事件产生对应的行动。而我们的行动,原本就和固有思维相匹配,所以,又进一步印证我们的自我加工机制是正确的。于是,我们发现在“自我加工机制”和“行为”之间,产生了一个近乎于无法打破的死循环。只是,在没有把它视觉呈现出来之前,自己不容易看清楚而已。大家都是信奉眼见为实的,如果把这个循环视觉呈现出来的话,我们就容易看清楚了
我们的思维加工机制是来源于我们的知识和过往体验的,而体验又优先于知识
就思维的常规运作过程而言,我们过去所掌握的知识(信息、资讯)和体验(经历、阅历),经过自我加工,就会形成思维定式,造成思维的瓶颈,不易改变
思维定式一旦形成,不受控制的运作使自己难于突破,则会产生无力感。
在这样的类死循环中,去谈创造也好,去谈创新也好,都是非常困难的。
换而言之如果我们希望突破思维定式,去创造奇迹,但是思维加工机制里没有,是做不到也想不出来的。
人决策的时候需要在既有信息里找依据,没有办法依据思维加工机制以外的信息做决策,这就是思维的障碍。
人创新的能力深受自身的思维定式对行为限制的掣肘。
但是某些偶然的随机行为,或者有意与无意间的探索,会触发我们改变、增加了原有的一些认知
例如阅读,或者跟朋友聊天,旅游,包括像我们现在这样在微信群交流,都是在获取新的知识和新体验。
所以平时我们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以空杯心态获取新的知识,丰富我们的经历,去不断突破自己。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情况:人是有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
经验自我和我们的经验一一对应,经验则和时间是同步的。
例如我们上课到现在,对应着我们每分每秒的经历就是我们的经验自我。
当我们经历了经验自我后,就会形成了一个记忆自我。
记忆自我就是把我们经验过的事件,在头脑中存储起来,补充到我们的自我加工机制里。
可是,我们的记忆自我,有修改、删减,甚至于颠倒、重新组合等等加工功能。
这个功能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主观意志让它来这么做,你并不察觉和掌控它可能会怎样做。
因此,经验自我经自我加工机制加工后形成记忆自我,事情就难完全复原。
例如,我们一起去旅游。由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敏感点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比较完整的记下了游历的过程;
有的人可能会把时间顺序给记乱了;
也有人可能把他在这期间触发的某个美好想象的情节,误以为发生过而形成记忆,经过一段时间,再回忆那次旅游的时候,他的记忆中,经历过的这次旅行可能就增加了部分想象的场景。
所以说在我们的记忆自我中,可能有一些不真实的信息。但是我们决策、判断的时候,是依据自己的记忆自我,而非经验自我。
这就是关于图一中的“结论、判断”或者是决策可能不客观、不准确,而“加工机制”完全的“自我”特性也使其有可能远离客观、中正。
说到这里~~咱们回到之前将的时间具象日志~~
大家可以通过写时间具象日式,看得到记忆自我和经验自我的距离和差异
看自己每天的时间具象日志,可以发现从经验自我到记忆自我,有点丢失,有的被压缩,有的被忽略,有的被反复提及甚至放大。因此在时间具象日志中如实记录,如实总结,慢慢就会看到自己卡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