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一件事的本质是多巴胺受体吃够
玩,多巴胺多,
受体就少了,动态平衡,稳态,
学习的多巴胺和电位差就是很少少,
不仅跨度低,而且密度低,线段还长
优先级肯定低,再加上经常玩野的,受体肯定少了。
经常玩野的受体少了,就只能玩更野的才有意思,
只有不玩野的,受体多了,尽管学习绝对没变,但是相对优先级高了。
要么就是增加学习的电位差跨度和密度,降低线段,增加受体,
不想做一个事,比如不想回一个人消息,不想搭理一个人,不想学习,不想做一件事,
就是预期差电位差小,多巴胺不够,线段还很长,
一眼就想到线段,就算有预期差也得很久很远。
想做的事都是即使的,没线段,而且电位差还很大,上来就给你电位差,
话说回来,对于不想做的事,好想一想就是那么多,
咋玩王者不想一把那么久20分钟,因为当下这一秒钟就给你电位差,马上就能获得电位差了
最快获得最大电位差的东西,就是优先级最高的,
要么就是增大高多巴胺密度的门槛,
别近在每时每刻。
只要有了电位差,剩下的什么都不用你管了,所以说你害怕一个事儿,你觉得一个事类,觉得一个事儿不轻松,无非就是多了一个预期的电位差,其实只要你把自己暴露到那个危险面前,剩下的其实都好办了,害怕没有用,面对了,会发现一点都不害怕,因为害怕的本质就是避免你去面对这个预想中的线段,而当已经面对了这个现在没了的话,伴随随之而来的恐惧。自然也就没了。
你以为的轻松,只是你预期到他没有电位差,但是预期的这个电位上是以在面对他的那一瞬间言笑云散的,随之的恐惧也消云散
学习的密度上来了,电位差密度够了,
也能很有快感,
必须密。这个能改客。
学习也能很舒服,
啥不舒服,就去做啥,血赚
暴露在不舒适区,也能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