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冯骥才的《珍珠鸟》,内心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该有多爱才会如此谨慎!
课文的开头写到:“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从“真好”一词,就能感受到作者对朋友的感激!对这只鸟的爱慕以及拥有这只鸟的一种满足与幸福!遇到喜爱的事物,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占有,并与之亲近,或者有更多的接触!……作者没有这样去做,因为他了解这是一只怕人的鸟!有人可能会说怕人怎么了,我该看还看,该赏还赏!总不能因为这个扫我的兴!买鸟不就是为观赏吗?作者是怎么做的呢?他把鸟笼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他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用茂盛的垂蔓蒙在鸟笼上,忍住这份喜爱,不去看它,惊扰它,给它创造了一种幽静安全的环境!所以这吊兰,这绿色的垂蔓,一定是作者有意为之、精心设计的,这对一个初到生地、初见生人的鸟儿来说意义非同小可,至少它在这里嗅到了一种熟悉的味道,那就是大自然的气息,家的味道,是丛林带给它的舒服感!这样的布置,这样的环境,让珍珠鸟感到轻松自在。而作者想看又看不到,虽有神秘之美,但一定让他心痒难耐!一般人憋不住,肯定会时时扒开偷看,而我很少扒开看,我的貌似不关注,不轻扰,让它一点点放下戒备,慢慢和我熟悉起来,所以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我,以至于鸟儿都忍不住了,想看看,外面是何方神圣,也不掀开密密的帘子,窥伺我!鸟儿或许也有好奇之心!再说了里面呆久了,它肯定会出去透透气……三个月后,这对珍珠鸟生了小宝宝,作者不是亲眼所见,而是听过尖细娇嫩的声音做出判断,本来珍珠鸟的声音就很细嘛,能分辨出两者的差别,说明作者用心在感觉,而且时时静听,默默关注,不然,不会这么早发现!本来就喜欢鸟,那有了雏儿,作者肯定激动,想第一时间看看长啥样,换作一般人恨不得半夜起来盯着看半晌,而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就怕吓着它,惊动它,那借喂食顺带看一下,也很正常嘛,竟然怕把持不住睁大眼睛吓着它,还得故作镇定,这是多么细致入微的爱呀,连自己的眼神都得把控好,就怕引起鸟的不适!这个心思该有多复杂,多细腻!正是因为我的不惊扰,小珍珠鸟敢从笼子里钻出来,让作者终于欣赏到它的真容!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在作者细致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小珍珠鸟长的好看又很可爱!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又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这段写它的活动范围慢慢变大,从笼子四周到屋里的各处飞,并在我的家里肆意妄为,东撞西碰,任意飞行……足见其淘气,调皮!但是一听到大鸟的叫声就飞回去,好有灵性,可爱中又不失乖巧!我们知道文人重字画,尤其是收藏的大文豪作品,很具有保存价值,被小家伙啄的破破烂烂,家里也弄的乱糟糟的,但凡有点讲究的人都会生气,要么打入冷宫一直关在笼子里,要么收拾一顿,至少在心里嘀咕半天!而我不管它!什么意思?不是放任不管,严厉处决,而是溺爱至极!任其妄为!这才是真爱!时间久了,打开窗子,这只鸟儿也不会飞到别处!没有比这里更惬意更自由了!所以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低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试探的过程,足见其可爱,机灵)我只是微微一笑(这里可以对比一般人怎么做,把手一扬?还是马上起身把水倒掉?……)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足见其淘气)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正是因为我不动声色的这份宠爱,让鸟儿由刚开始的害怕到现在的胆大,从疏远我到亲近我,在慢慢的试探中,找到安全感,觉得我不会伤害它,面对我的轻轻抚摸,它没有躲避,却友好地啄我的手指,说明此时它已不怎么害怕我了,还是要本能地反抗一下,这一抚摸,这一接触,打破了那道防线,让情感更近一步,珍珠鸟觉得自己的生命不会受到威胁,反而体会到了一种温暖,(其实为后面落在作者肩上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才放开胆子,主动去接近作者,靠近作者,而作者也很享受这份亲近!接下来小珍珠鸟白天日日陪伴作者,淘气依旧!晚上还恋恋不舍,父母不停地叫唤,才回家,可见情意加深。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可见停笔时间之长,这个姿势保持之久,耐心,爱心尽在其中)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对作家而言,写作是神圣的,不允许被任何事物打扰的,可是珍珠鸟却打破了作者的底线,在他书桌上稿子上笔尖上兜圈,后来落在他的肩上,以至于在他肩上睡着了……他自己反倒怕惊扰人家!停笔不动!可能实在有点撑不住了,才轻轻抬一抬肩,这种爱该有多深,多细腻,多谨慎!我们对谁才会如此的用心?正是作者的这份珍爱与呵护,细腻与体贴……使得小珍珠鸟最后完全接纳了他、信任了他!……
所以,最后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其实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