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生活:这是我买过最后悔的一套房,住不上、卖不掉、又租不出去!
房价一路高歌时,多少人头脑发热跟风入市?都盘算着,就算房子空着也能升值,再不济还能“以租养贷”——怎么看,都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谁知这几年,风云突变,房价转头直下,当初的“资产”成了“负累”,所谓的稳赚,如今成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01
“亏太多了!不卖!我装修一下租出去总行吧?”
大概三四个月前,我客户看上一套房,找业主谈价,一开口就对半砍。业主一听就很生气,直接甩出了这句话。
这房子在工业区,他10年前50万入手,眼巴巴供了整整十年。
如今房子还在,账上却已亏了二十多万。这头月供没完,那头又欠下一万多物业费,物业催缴电话都快打爆了。
我劝他冷静:“那片区租金低、房价持续下降,如果不打算自住,不如趁早割肉,及时止损。投资哪有什么稳赚不赔的生意?”
再说,如果不合适,还可以再谈,问他最低多少能卖。
可他不听,反而更坚定了“装修好,以租代供”的想法。觉得工业区工人多,房子肯定抢手。
说干就干,砸下七八万简单装修,又花一万配齐家具,还特意在主卧装上空调,满怀信心挂出1300元/月出租。
结果呢?看房的人寥寥无几,开口还价只有六七百。
他彻底懵了。
他哪知道,工业区普工普遍工资4000左右,大多住宿舍,小情侣租个300块的单间就已足够。更何况,那一带出租房遍地都是,连个小门店月租也才700块。
买卖租售,从来都是双向选择。你不肯让步,自有别人肯让步;你觉得是宝,市场可能只觉得是草。
撞了南墙,他终于回头,又来找我帮他卖房。这回他说,就当初那个价格,加上他装修的费用,就可以了。
可现实是,市场从不负责圆梦,只负责打脸。
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遇到一个与房子有缘的买家,实在太难了,错过了,下一个就不知道在哪了!
02
我家有套老房子,上任租客退租后,已经硬生生空了两个月。
6年前,我高价入手了一套房,住进新房后,便把老房子出租,虽然不能完全“以租养供”,但也确实减轻了一小半压力,觉得也挺好。
老房子地段确实好——幼儿园、小学、初中全在附近,菜市场也就几步路,生活气息浓厚。
可它唯一的,也是最致命的缺点,就是旧。
放在当年市场火热、外来务工人员汹涌的时候,这根本不是问题。房子挂出去没几天就能租掉,租金也还可以。
可如今行情一落千丈,“旧”就成了它的原罪。
人们宁愿多花几百块,也要换个舒服点的房子。现在别说租出去,连来看房的人都寥寥无几。
偶尔有那么一两个来问的,开口就杀到底线以下——1100块就想租我两层半?我真服了,这哪是来捡漏,分明是来捡破烂的。这价格,我宁可空着,也绝不惯着。
可话虽这么说,但看着房子空置两个多月,心里也阵阵发凉。
想过翻新,可这老房子哪值得再投入?想过推倒重建,它却早在15年前就被划为“代征地块”,报建无门,动弹不得。
如今它就这么杵在那儿,征,征不动;建,建不了;租,租不掉——活生生卡在时代的夹缝里,成了个无人问津的“不动产”,真正意义上的,动不了,也产不出。
03
我作为一名小城资深房产中介,见证了太多这样的故事——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房价一路高飙时,谁都敢拼命加杠杆,做着“以租养贷”的黄金梦;行情一旦转头,梦碎得比纸还薄——供房的咬牙硬撑,租房的讨价还价。
售价、租金都一路看跌,可挂出来的房子却越来越多。
经济若是继续低迷,别说投资房产成了笑话,很多人连踏实过日子,都得把牙关咬得再紧一点。
我们都像是时代洪流中的一粒沙,被推着走,也被轻易淹没。
而时代扬起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