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故乡——安阳殷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位于现今河南安阳。这里是甲骨文的源头,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的一座文字博物馆建立在安阳,折射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生生不息的传承。

图片发自简书App
殷墟是商朝的古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红门。这个门就是依照甲骨文的“门”字而建立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该鼎造型庄严雄伟。长方形腹,每面四边及足上部饰兽面纹。双耳,外侧饰双虎噬人首纹。四足中空 。高1.33米 , 口长1.10米,重达875千克 。用陶范铸造 ,鼎体(包括空心鼎足)浑铸 ,其合金成分为 :铜84.77% ,锡11.44% ,铅2.76%,其他0.9% 。 司母戊鼎是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该墓五米多长,约四米宽,七米多深,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据说享堂原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尊其庙号为“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个甲骨文都经历了一段不可猜测的道路,才能流传到现在。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作,是中国民族的光辉荣誉。甲骨文使我们中国的文化更上一层楼。                                                                            当我听到“甲骨文”这个词时,不禁肃然起敬。甲骨文!我真想对你说:“我爱你!”                                                  十中七十五班                                                              吴垚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世纪末”是一个西方概念,却在近几百年,被中国历史强烈印证了。强烈的程度,甚至远远超...
    yiyi_1650阅读 572评论 0 1
  • 我有一个, 梦想。 Q 想过去徒步旅行一次吗? 有一段时间,很流行走路去西藏,徒步成了继骑行后更潮流的一种旅行...
    脸酱阅读 182评论 0 0
  • 这几天好恍惚 失魂落魄将我调戏 小小的冲动冷却了真感情 燃烧的太阳照不到远边的星宿 花栽在枯涸的旱地 我陷在沼泽深...
    苏shi阅读 239评论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