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的初冬,济南地区的一场大雪(局部大暴雪)显示了寒潮的威力:之后的十来天都充满了冰天雪地的冷意,山上正艳的红叶一下子被打蒙,一树树还没来得及认真经历先黄后枯的还带些绿色的叶子被迫早早衰落。
本以为后面的天气只会越来越冷,不料气温升升降降,快到冬至节气了日常还以最低温在零上而最高温甚至达零上十多摄氏度的情况为主,以至于罕见结冰现象。
与2021年夏秋多雨的情形不同,从小雪节气前到如今冬至临近,以晴天为主,多云和阴天间杂其中,偶有小雨。
尽管如此,地表温度还是在不断下降,阳光变得格外柔和,如果没有取暖设备人又不动,即使穿得很厚也觉寒冷,毕竟冬天就是冬天。
从小生长在四季分明的环境中的我,正在永远告别第四个本命年的路上,印象中小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大池塘里的厚冰可以承载十来个大人孩子在上面玩耍,除了积雪、冰凌常见之外,土地更是会被冻出一道道明显的裂缝。
又是一年将尽时,而从2020年那个庚子年成为全球大流行病的新冠疫情仍在流行,尽管中国疫情防控做得非常好,为了安全大局考虑,继2021年春节提倡就地过年后,目前多地也是再次发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
就这样,无论2020年的春节,还是2021年、2022年的春节,都是在全球疫情阴影下度过。就其他国家的疫情仍在不断反复的趋势来看,2023年的春节也不让人乐观,除非新冠病毒演变成普通感冒似的对人体危害性较低的病毒,要想等全世界通过同步积极防控来消灭病毒可比登天还难。
许多无辜而曾经鲜活的生命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逝去了,免受病毒侵害而好好活下来的人都是幸运者。在中国,这种幸运并非仅靠个人的运气而得,还要归功于政府果断而英明的决策与全社会的努力配合,既有事实证明:面对流行病毒并非只能被动承受,而是事在人为。
再回首2020年与2021年,新冠病毒的大流行让中国人从感到意外、难以置信到有所恐惧、被迫面对,再从团结抗疫、几经波折到习以为常、积极应对,在短短两年内就像经历了数十年的沧桑,许多人的眼界、思维、心态都变得和疫情前有所不同。
何况还有更糟糕的极端天气影响人生。例如2021年7月的郑州特大暴雨,例如2021年12月席卷美国多州的龙卷风,等等。且不说世间本多人祸。
在温饱不愁的时代,平安健康地活着就是幸福,最好不要作。想想疫情前早就流行过的一句话简直是真理,那就是“不作不死”——个人不作不死,人类不作不死。
又是一年将尽时,每个人都感受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借着日历的更换时机在年底做一个总结。虽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虽然人人都有难过的坎,但是悲欢离合有相似,得失成败差不多,就像极端天气发生时环球会共此凉热。
虽说谁也代替不了谁的生活,但是世人多有共鸣,即使周围没有知音,红尘也会有和你经历相仿的人。人貌似孤独,实则并不孤立,“无独有偶”是对人类生活现象的最好概括。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最惨即可。人生在世,于山穷水复疑无路时,只要不自弃,就能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天助自助者,不管自弃人。如果要问天意,天意就是你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你坚守做人底线的原则,就是你不忘真善美爱的初心。
在电影《雨果》(英文名<HUGO>)中,小男孩雨果就是靠着顽强的信念造就了自己成全了别人。和爸爸一样爱修理东西的雨果用他的独特视角去看待人世,他说这个世界就像一台运转的大机器,没有一个零件是多余的,人就像这些零件一样各有用途,换句话说就是各有使命,只要一个人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就不会迷茫(注:非原台词,大意如此)。
每个人的人生使命自然不同,使命有大有小,却同样美好。至少在我看来,只要不害人伤己,积极生活、利己利人就是人类共同的使命,至于个人使命,要在这个共同使命的基础上谈起。
我想我的使命就是爱我的家人、挚友以及写下日常的真实感受和种种感悟吧。
又是一年将尽时,在坚持真实做人和真诚写作的前提下,我的年终感悟和对自己的要求是:惜福守分、知足常乐;自强不息,莫负余生。
高英写于2021年12月13日,十一月初十,周一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