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习生的角度——看运营【一】

画出希望

上期问题回顾:


一道简单的校招产品题

看完此题后,不要急于给出自己的答案。请认真思考三分钟到底该如何操作。

下面是我自己的答案:

首先思考到底什么是“回答问题的比例”?很简单,就是答题者占总问题的比例。那么通过这个简单的比例关系,就可以把这个问题拆分成两个部分进行实际操作。

一、假设原来的“回答问题的比例”为1/5。提高回答问题的人数,把分子由原来的1变成2.5,分母的总问题数量不变,那么“回答问题的比例”也就提高到了50%。答题者提高的2.5倍要从站内和站外同步获取有效的人数

以这条思路为指导思想就可以去实际操作啦,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要去引进一些对网站涉及到的各类问题比较在行或者是对问题特别感兴趣爱研究、并爱分享知识的人进行网站拉新、入驻。其次要用各种鼓励的方式让已经是网站活跃的答题者持续进行贡献,并通过活动的方法鼓励刺激一些并不活跃的答题者和从未进行过答题的用户,尝试答题。举个栗子,组织一次各类专业问题集中答的活动,由答题者比赛对这类专题内的问题集中解答,从而获得奖励;还可以开展应邀答题奖励的活动,提问者发出问题邀请后,解答者在特定时间内回答有奖励等等其他活动。

二、假设原来的“回答问题的比例”为1/5。降低问题的总数,把分母由原来的5变成2,分子的总回答人数不变,那么“回答问题的比例”也就提高到了50%。那问题的总数=提问总人数X人均提问题个数,问题的总数降低还要从提问总人数和人均提问题个数的下降为突破口。

那么以这个思维逻辑为出发点进行分析,提问总人数下降肯定是因为他们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那么可以优化站内已解决问题的展现方式,比如热门问题分类汇总,建立热门问题专题库,让有问题的人可以通过查找分类后的问题库自行查询解决;还可以在“我要提问键”处插入引导界面,引导用户进行关键词搜索查询问题;还可以通过用户数据,通过分析用户曾经提出过的问题,进行相关解答得推荐。

这是看到这道题后我想到的可以入手的两个方面,貌似可以把这个问题从这个运营思维上进行分解。但请你认真思考,这样做真的妥当吗?

我感觉还是欠妥当,因为boss给了三个月的时间来完善这个事情,从时间跨度上面讲如果单纯从答题者角度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活动刺激下的答题者急速增加,可能会使解答问题的结果水分增加,问题解答的质量下降可能会使提问者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然后网站粘度降低,直至流失,毕竟真正能够懂问题又愿意分享的用户是占少数的。如果单纯从降低问题总量的角度上去做,又会使以问答为主的社区网站用户的活跃度下降,内容更新变慢,不利于网站的后续内容填充。

通过上面的风险预估,我觉的应该按合适的比例通过提高答题者人数降低问题总数这两个维度进行后续的网站运营工作。


因为这篇文章每周三道产品题,有信心自我挑战吗?我要挑战一下自己。虽然是一位刚入行的普通本科大四实习生,但我有自己的梦想,追梦的道路不容松懈。

本文不成熟的见解,真挚的恳请各位前辈们的指点。

【每日寄语】你想要更好的生活,不是靠运气就可以,而是需要自己去改变


下期问题:

又是一道难题

周4晚上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着Web 2.0时代的到来,网络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开始被重视,网络社区中以用户为中心的互动也变得愈发频繁。不少注...
    medisol阅读 6,818评论 0 26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9,042评论 4 26
  • 问答题47 /72 常见浏览器兼容性问题与解决方案? 参考答案 (1)浏览器兼容问题一:不同浏览器的标签默认的外补...
    _Yfling阅读 13,815评论 1 92
  • 在一个丰和日丽的早晨,我6:00起床去了学校和大家去北城公园,跑步和做早操做到7:00就去学校吃早饭,8:0...
    20小溪流博阅读 255评论 1 1
  • 一片痴心,两地分离 欲乘风寻他,不知该向何方 相思是为人间最难消受 若再有一天 绝不叫心有痴意 世间良人何其多 何...
    钟钟与白熊阅读 2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