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章节是:《养育男孩》第六章
关键词:母亲 家务 赞扬
仿佛是眨眼间,孩子已经从一个哇哇啼哭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小少年。
不过是五六年的光景,从只需要负责他吃好玩好睡好,到现在需要辅导他学习,陪他运动,为他制定规则。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母亲也需要不断的调整养育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母亲这个角色的两面性,既要给他约束和规则,又要给他空间和自由;既想在他面前有威严,又想和他成为朋友。
在这一章节,作者提到了很多母亲与儿子相处的方法,正是我最缺乏和最需要的。
01 小学阶段
这个阶段,孩子需要母亲的帮助和指导,孩子玩耍的时候,要有大人在一旁看着,保证他的安全。
另外还要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玩电子产品的时间,父母多陪他户外活动和锻炼。
同时也需要鼓励孩子多和同学一起玩,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他的交际能力。
10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单独留在家里。
10岁以下的孩子还无法准确把握道路上的交通状况,他们的直觉还没发育完全,无法准确判断车辆的速度,不宜单独出行。
因此,10岁以下的孩子,需要大人时时陪伴左右。
02 中学阶段
孩子进入中学后,母亲应该学会和他“讨价还价”——“如果你帮我个忙,我就开车送你去”,“如果你把屋子打扫干净,我就给你做饭”,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疏远父母,用这样的方式和他保持联结,让他知道你一直都守在他身边。
同时还要忙里偷闲,找时间和儿子一起出去坐坐,喝杯饮料,边喝边聊,聊聊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也可以一起去看场电影,散场后讨论一下彼此的感受。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母亲一定要找出适当的、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爱。
临近中学毕业时,面临即将到来的考试压力,妈妈除了帮助孩子学习,也要让他明白,考试不是生活的目的,快乐同样重要,让他明白他的价值并不仅仅是一次考试成绩来衡量的。
以上是从母亲的角度出发,作者提出的母亲与男孩如何融洽相处的观点。
除此之外,作者也强调:母亲需要注意,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妨碍儿子和父亲的交往,要允许并主动邀请丈夫一起参与管教孩子,无论母亲多细心多有爱,都代替不了父爱。尤其是当母亲与孩子发生争执时,只要父亲站出来,可能几句话就能说服孩子,因为父亲是儿子参照的标杆。
03 参与家务
教男孩做家务,不但能帮他卸下思想包袱,还能增进亲子交流,分享他的快乐。
男孩放学回家后,通常不会和父母谈论他的学习成绩、朋友之间的不愉快或其他想法。
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男孩不喜欢面对面地和父母谈论自己的生活。面对面的谈话是女性的偏爱。
因此跟孩子一起做家务,无论是一起准备晚饭,还是教他如何在饭后把餐桌餐厅清理干净,孩子便会不由自主地告诉你,他在学习上遇到的难题以及他喜欢的女孩。
如果父母替孩子做了所有的家务,那么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会错过生命中非常有意义的东西。
04 赞扬孩子
到了中学,男孩会感到异常尴尬和窘迫,因为体内的激素让他们感到害羞。
妈妈可以帮助男孩走出这个误区,消除他心理上的压力,比如:
孩子试穿新衣时,对他说:“儿子,真帅啊。”
孩子做家务时,对他说:“哪个女孩能嫁给你,真是她的福气啊。”
其他适当的时候,可以对他说:“和你在一起,我过得很开心”,“和你聊天很有趣”,“你真的很幽默”等。
赞扬儿子,说出你对他的喜爱,让他知道你愿意和他聊天,这样,他才会对自己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