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力量

心,像手表指针,安静的环境下才听得到它转动的声音。

——题记

有近两周没写作了,QQ上的每日即时原创也已断更三天。

今天写一则短短的状态,觉出一丝生疏。

时光匆匆,我想对自己说的不是坚持,不是“亲爱的,不要偷懒”,而是,照顾好自己。

 

               很多信息察觉,却忽略

敏感的鼻子VS雾霾,睡眠+放松+增重的三餐+健身VS工作+学习,前者几乎完败……亲爱的,你对自己的爱在哪儿呢?

所有以上的PK,我都看在眼里,也知道前者的重要,但意识里我觉得不重要。每个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却少有人戒烟。

我只是想,亲爱的,能够在后来很长时间里,一副活力四射的青春形象,活得越来越年轻、健康。

                   试错?打工心态?                

时间,让好的积累长出甜美,让不好的积累沉积苦涩。

在和父亲争辩,说他们的很多方式方法不对时,我又何尝不是按照那套老模式在走呢?我在改变,是事实,同时,还有更多的改变需要我、塑造我。

面对未改变想改变的部分,不是同情,不是看不起,而是发自内心觉得它们没有珍惜,没有尊重我已改变的部分,已改变的果实,还可能带坏、让好果实变质。

用团队协作分析,好的员工(好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珍惜和尊重,坏员工(不好的行为)却被一再纵容,公司运作是什么结果呢?自己离开原公司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个埋“雷”。

在此无意挑原公司的不是,而是,有先例在前,为何自己也要钻进去试试?

是否因为惯性做事,少了元认知判断?

你觉得你在试错,理所当然,还有可能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试错不是不计成本地试,该试必须试的才试。

或者

是否仍未完全脱离“打工者心态”,只是觉得分内事(学习)做好就好,而不是尽可能做好,主动完善。

             

                放松和懒散,哪个更好

我以为累了,放宽对自己的标准是放松,实际上的效果是,还是累,很多事很多学习也落下了。

细思,对互相学习的同伴L说的,“放松和懒散是不一样的”,终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

放松方便接下来更好地投入,懒散却可能不进反退。


                安静的力量,源自内心

从外看,较之以前,我真的改变很多,还会有更完善全面的改变。

但当提到“更完善”“全面改变”,我内心是什么感觉?有点被迫改变、被命令的感觉。感觉它们是重负。

为什么呢?

内心的声音,淹没在一片外在的改变里,一种“学”的幻觉里,而把“习得”丢在半路。

急匆匆热闹闹地追求外在的改变,我理解你想改变的热切心情,或许还有更好的办法呢?不那么痛苦,快乐而享受地投入。

相信自己内在的声音吗?不信。

它们才是你的核心能量来源呵~

记得自己在每次改变之前是什么力量推动你的吗?内心有个声音说,“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那个时候可不是理性告诉你、命令你吖。

可是你不信它。

从和同伴L认识,他提到“喜爱”开始,跑多久多远,也丢了几乎那么久那么远。

浮于世,不若静于心。



【写作践行】第11篇,你好(^_^)/我是小马。欢迎您的到来~

写作当作家曾是我小时候的愿望,一路上懵懂,中断;如今即将奔三,拾起。你也有过小时候许下愿望,成年后忙忙碌碌,甚至觉得那些都是扯淡的想法呢?

你可有想过,生命、生活重来?

七年就是一辈子,七年一轮回。

你若愿意,我们就一起过好这几辈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几天热得让人想发疯。在没有空调的房间里忍受酷热时,我想到一句古话——心静自然凉。凉,我所需也;心静,却实在太...
    徐星阅读 4,418评论 1 10
  • 【小聋君说】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容易让人迷失自己,偏于浮躁。 这本书倡导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关掉电脑、抛开手机、逃离...
    小聋君阅读 502评论 0 0
  • 1 阅读## 这几天在看黄鑫老师的新书《让文字在指尖流淌》,她提到写作的三大工具,自由联想、检查分析、入兴贵闲。回...
    岛屿书阅读 275评论 -5 1
  • 周国平,当代著名哲学家,以一系列智慧的散文打动许多中国人的心,指导着他们的人生。手中正在阅读的是他的《安静的力...
    舒小君阅读 867评论 0 0
  • 昨晚,自己翻翻自己過去的筆記,從大三、大四一整年的回顧,從自我反思、目標整理、情緒分析、未來方向等... 在這些一...
    小慷阅读 2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