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概课上,毛概老师滔滔不绝,对于她讲的知识点,引用的以生活来讲演历史的例子,我都深表赞同,并且佩服老师的才!
可是,有一件事,我真的真的百思不得其解:不止一次,毛概老师总让我们去学法学,退而求其次,让我们去学一个双学位。原因很简单,老师曾教过一个学法学的留级生,为了不再留级,就去学了一个英语的双学位,因偶然的因素,又或者那个学生既有英语的底子又有点法学的底子吧,被一个大公司录取了!
所以这就成了老师“教导”我们的生动的案例,对于老师想要为我们打造一个更光明的未来而苦口婆心,作为学生,我很感激。
可是,这不就和你向别人问路,叔叔阿姨却盲目指路是一个道理嘛!叔叔阿姨很热心肠,但却不知道具体的方位在哪,然而还要告诉你一定一定要往哪儿去。我想,我们或许都曾受过此困扰吧!
当代的大学生,毕业后都要各奔东西了吧。现在的机遇很多很多(和几十年前相比),每个人虽然都不知道未来的路究竟在哪里,但心里也都是有一定的规划的,或者走一步看一步吧!我也曾看到一个同学在毛概课上偷偷地学习日语,那么为什么就要告诉我们一定就要去学法学呢!况且我们并没有很迷茫,在向你咨询,人生的路我们该怎么走啊?!
每个人的天赋各异,每个人的兴趣也不尽相同,为什么就一定要给我们指一条你所认为的正确的路呢?请问,你了解我们吗?在《摔跤吧,爸爸》里,那个可恶的体育学校的教练一味地告诉吉塔“防守,你要防守”,结果导致吉塔首轮即败,而吉塔的爸爸充分了解自己的女儿是进攻型的选手,所以才引导她“进攻吧,你适合进攻”!
现在,信息如此之发达,书籍、网络、电视、自媒体,每天的每天,各种各样的成功故事都在上演,所以也衍生出了一个产业,那就是——教人们如何成功!但是,这个市场上的生产者——所谓的“成功人士”良莠不齐,自然而然的,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也是不敢苟同的,他们中有些人不过是把大家都懂得的道理,比如说“你要自信,你要努力,你要学会吃苦”等等诸如此类的话,通过他们的嘴再强行给你打了一剂鸡血。就像《欢乐颂》里的邱莹莹,因为和小主管谈恋爱,最终失去工作,她爸爸给她从书店里买了好多本“成功学”的书,小蚯蚓就在公寓里大声的朗读,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成功者所谓的成功,果不其然,遭到了安迪的“苦口良言”!当然,这个行业里,也有真正的领路人,他们通过讲自己的故事,因生活得出的人生感悟,潜移默化的影响向他学习的人,这才是我所推崇的!
其实,在我们人生的最早期,领路人就是我们的父母。小时候,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的指引下成长,小时候的轨迹大家也差不多都是大同小异的,无非是上学,上辅导班,学一两门兴趣爱好。但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我们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可是父母却没有很好的转变好他们的角色,他们依然想为你铺就好他们认为正确的路——高中你要学理不能学文,大学你要选吃香的专业,毕业后你要找一个“铁饭碗”,又或者多少多少岁你就该结婚了……诸如此类!每当你不听从父母的建议时,他们会告诉你“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饭都要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要多”,“我是你爸妈,我们怎么会害你呢”。
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轴,奥巴马55岁就退休了,可特朗普70岁才上任;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成为总裁,可是也英年早逝,有的人一把年纪才成功,却活到了90!况且,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还不一样呢,我们眼里的功名利禄可能人家根本就不稀罕!所以领路人们,不要盲目的把你们的人生观点强加给更年轻的一辈!
愿我们每个人都更能听从我们的本心而生活,也希望领路人们在指路之前能谨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