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Z和她男朋友分手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一脸的难以置信表露无疑。在我心中,他们是要一路手拉手走进婚姻的殿堂的。所以我有点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小Z和她的男朋友是初中同学,我们暂时称他为W。W是典型的学霸,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是。两人从友谊发展为爱情是高中的事,可能觉得高中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所以他们约好高中毕业才正式确认关系。由于两人教室隔得有点远,所以平时的往来不太频繁,即便如此,也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感情。高中毕业,他们如约确定关系,大大方方的谈起恋爱。
小Z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子,有点贪玩,但成绩也不坏,所以两人计划着美好的大学生活,不能考到同一个学校也无所谓,只要在一个城市就好。然而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尽如人愿。
小Z高考发挥失常,挣扎一番后准备复读。每天虽然看上去嘻嘻哈哈的,其实内心比谁都煎熬。W考到了新疆一所重点大学,上学两周后又回来了,被安排到最好的班复读。所有人都不解,他说他只是对那个大学不满意。就这一个理由,但是对他那样优秀的人来说,这一个理由就足够了。当然我们一开始还在揣测他是不是为了陪小Z,如果是的话,那真是太浪漫,太感人了。
所以他们还是在同一个学校,只不过不是大学。复读的日子里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学习,虽然教室还是隔得很远,但他们有很多聚在一起的时间。每天吃饭总能在食堂碰见,就跟约好了似的,中午也不回寝室休息,吃完饭两人就去小Z的教室学习,小Z的理综就是W用无数个午休给她补起来的。除了午休时间,周六俩人也是在教室学习,有时小Z玩心大发,不想去学习,会不住地抱怨W,W也丝毫不会让步,只是准备了她喜欢的零食来安慰她,然后督促她学习。他们这种恋爱方式应该是健康得不能再健康了,以至于在那样一个敏感时期,老师都默不作声。
后来,总算没辜负那些努力,小Z和W都考上了自己满意的大学。可是,这一次他们还是没能如愿。经过一年的深思熟虑,他们最终填了不同的城市。异地也没关系,只要常联系也是能走过来的。他们的意见达成一致,并且深信不疑。
W的大学生活非常丰富,参加了很多活动,获得了很多奖,当然他也没忘了经常给小Z打电话。一切都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着,所以他觉得自己很幸福,每天都激情满满地生活着。
相比之下,小Z的大学生活并不如意。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室友之间矛盾频频,参加面试又一次次被淘汰,因挂科太多收到学籍警告。每次想打电话给W吐槽吐槽,想求安慰,电话拨过去W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准备什么活动,偶尔有时间聊了,发现他的安慰不过是隔靴搔痒罢了。她希望他能在她身边,在她开心时一起开心,在她难过时给她一个拥抱。她想撒娇,她想哭泣,她想他。可是隔着山水迢迢,见一面都成了奢望。
渐渐地,小Z厌倦了这样的关系,也无力再承受这份相思之苦。所以她主动提出了分手,理由说得清清楚楚,她自认为说得清清楚楚,W却一直在电话那头问为什么,并努力想挽救这段感情。小Z狠心挂断了电话,并删了W所有的联系方式,然后关机,大哭了一场。
她并不是厌倦他,她知道是自己负了他,可是她真的不想让这段异地恋再继续下去,她说异地恋太累,她想休息了。
后来,从朋友处得知W恨她,她说那是应该的,他应该恨她,是她对不起他。再后来 ,朋友告诉她,W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女生是他的高中同学,也是大学同学。高中时就对他表白过,即便被拒绝了还是没放弃。从高中一路追到大学,即便后来W和小Z在一起了,那个女孩子还在等,现在她终于等到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小Z看上去很平静,只是说了句祝他幸福。
小Z跟我讲这些的时候正坐在我对面大口吃肉,埋着头看不清她的表情。虽然我是小Z的朋友,但是我还是为W感到不平,觉得小Z做得有点过了,可是仔细想想也能理解小Z的做法。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实在无力再承受这段已经变成负担的感情。当然,异地恋也有最终修成正果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相思的煎熬,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却看不见,摸不着,甚至对方谈论身边发生的某个事情,你对此一无所知,只能询问,附和,连沟通都成了一件费力的事。很累。异地恋的辛苦可能也只有谈过异地恋的人才能懂吧。旁人也许能理解但未必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