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惭愧,即使是这两年一直雄踞各大排行榜的畅销书,我也是最近才知道东野圭吾和《解忧杂货店》的。断断续续花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一开始是被作者的写作功力所吸引, 很多看似不经意提起的细节、动作、环境描写都极其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又让情节一环紧扣着一环,字字铺垫又句句伏笔,丝毫找不出有为了描写而描写的累赘之感。
比如,《深夜的口琴声》那章,松岗克郎因奶奶过世回到家乡时写到“他调整了一下呼吸,说了声:‘我回来了’说完他又想,也许说‘你好’更合适。”简单一句话,就把克郎因为坚持要在东京实现他的音乐梦,却不愿意继承父亲的鱼松店而导致父子两人心生间隙表达得淋漓尽致。
又如在写浩介家因为父亲公司经营不善,事实上已经濒临破产时,也没有直接点破。而是通过原本父亲答应浩介要让他去参观世博会后又迟迟不提开始,再到衣服小了母亲却不像往常那样马上给他买新的这样的细节烘托来体现,家族的浮沉又与披头士的辉煌和解散相互辉映。
当然其中的情节设计也相当引人入胜,节奏感也把握得十分紧凑,让人恨不得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作者的文字造诣之深厚,让我深感自己的渺小和知识的匮乏。愿有一天也能写出这样细节描写之生动,情节设计之精彩的文章来。
撇开想要学习的心态,单纯以读故事的心情读完整本书,我的心头却是满满的暖意和深深的感动,好几次都湿了眼眶。因为故事里所呈现的亲情和爱情之间的羁绊,让人很容易就有代入感,产生共鸣。
虽然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像“解忧杂货店”这样关起门来便是另外一个时空的时间机器,却并不妨碍我们对他人报以善意给人以温暖。
无论是给人解忧的浪失爷爷,建立丸光园的皆月晓子院长,为了回报抚养她长大的姨婆的陪酒女都是如此。
甚至是走投无路的三个小偷,也出于“觉得哪怕随便写点什么,也比不写好得多。有人肯倾听烦恼就已经很感激了”的一点善意给因为男友得了绝症纠结是否要放弃梦想的月兔回了信。
三个小偷也得到浪失爷爷这样的回复,“你的地图是一张白纸,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未来的道路在哪里。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原本只是一张测试的空白纸,却收到了这样真诚的回复,看完,“他们的眼睛里都闪着光芒”。
所以,哪怕是不经意间释放的善意,也可能改变了别人的一生,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他们都是在救赎与自我救赎中得到了安宁和继续前行的动力。
事实上,日本的很多作品里都会传达这样微小而长存的善良,小时候中学课本有一篇文章叫《一碗阳春面》里就有这样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大年夜,北海道的一家夫妻面店要打烊时迎来了最后的顾客。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三个人却只要了一碗阳春面。老板非但没有觉得他们难堪,还故意给他们煮了三人份的一大碗,临走时还祝他们过一个好年。
第二年,母子三人再次来到面馆,老板夫妇知道母子三人生活窘迫是因为孩子的父亲车祸去世留下债务导致。之后每一年,老板夫妇都把母子三人坐过的桌子预留下来,意为“幸福的桌子”。直到十四年,这对母子才再次来到面馆,已经成人的长子感谢了面馆老板在十几年前的那碗阳春面给了他们生活的勇气,并帮他们挺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光。
包括《深夜食堂》里面的故事,也大多是这样细小而温暖的。
毕淑敏在一篇文章中说她当心理医生的时候,听过很多苦难、挫折、沮丧、悲哀甚至仇恨的诉说。这让她感动于人世中相依为命的信任感,和生命处于困境、仍寻求解脱之法的韧性。
也让她有一种很坚定的信念,就是“我在这种危机的时刻要和他们在一起,要尽我的力量,以我内心的温暖去帮助他们。”但是她也仍然知道“每个人的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最后的决定权在他们自己手里。而我,会将自己一生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中收获的经验,与之分享;亦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走过生命中那段泥泞而混乱的时期。”
她说,“我们只是助人自助。最终的力量,还是要来自对方的内心。”
这和浪失爷爷说的,“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所以有些人读过回信后,会再次写信过来,大概就是因为回答的内容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吧 。”不谋而合。
我想起高中时我因奶奶过世,一度感到心灰意冷,曾无数次想要随着奶奶离开人世,就此一了百了。那时我的同桌介绍我认识了她的一个在武汉上大学的网友,我们便开始手写书信,一个星期两封。也正是那段时间与他的书信往来,通过书写的方式跟对方倾诉同时也自我剖白,我才度过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光。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很浅显却又被这个忙茫盲的社会淡忘的一个道理:既是活着,必然不能事事皆顺如人意,无论是苦难还是负担甚至是颠沛流离孤苦无依,我们都是被深深疼爱的,被亲人、被爱人、被朋友、被梦想、被命运、被善良的陌生人,正是这些疼爱温暖着我们,坚强着我们。原谅我读的书不多,即使是被很多人认为解忧一书鸡汤味太浓,我还是觉得喝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