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小记

和同行朋友聊天,感觉彼此都越来越卷了,新的规定层出不穷,细节的点抓得很紧。吐槽的点最后总结为难做,混不下去了。

普遍的现象是内部KPI考核严厉,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合理慢慢演变为了“合理”,而我们基层却没有太多的办法。

拿两个身边的例子来说吧,两例子都有共性。

例子一:领导突击,直接办公室锁门逼迫其当场写离职报告,不写不让离开。那个朋友一脸懵,完全措手不及,拒绝写的理由被一一驳回,还被以长期的职业发展为由威胁。虽然后期她申请了劳动仲裁,但完全没有任何效果,除非她可以和公司长久耗下去。

可普通人的生活哪经得起长久消耗,为了顺利拿到离职证明入职下一家公司,交上社保,只能签了和解协议。

例子二:是一个00后小姑娘,大领导跨越直属老板,直接让她离职。小姑娘询问赔偿事宜,领导轻蔑一笑,说:什么赔偿?哪来的赔偿?你是自动离职啊。

小姑娘不愿意走 ,领导直接表示,不走可以,但公司会针对她个人进行严苛的PIP,直白点就是给她穿小鞋,耗光她的精力。

最后小姑娘的结局如何,我没再追问。外地小姑娘,没关系没人脉,大体还是找工作离开。

两个例子的结尾,都是按公司的意向为起始再结束。行业竞争激烈,岗位少人员多,市场不需要那么多人了。为了节省成本,只能是逼迫基层人员辞职。

你看对于公司来说,从来就没有不可替代的岗位和人员,要想在竞争中,留有一席之地,还是要去进行多面性的发展 。

其一、提升自己领域的专业技能,让自己的专业度保持在团队甚至是区域前列。在一些专业问题上,能去给到自己见解,帮助大家。

这一点其实蛮容易实现,只要你愿意花点时间去学,细节研究一下,总结出来活学活用就可以。

其二、向上的管理能力。很多人对这个可能是嗤之以鼻,觉得拍马屁的成分居多。但领导往往就是我们的第一位重要客户,和领导的思路沟通融合后,很多后续的工作的会比较容易开展,机会点也会多一些。

其三、就是做市场的工作能力,这一项我个人觉得很难 ,它算是一个综合的评估。大环境的宏观与微观感,数据的逻辑结构,重点客户的管理,业绩的达成……

如果其三里面有两个或者以上的点能做的很好,那即使出现文中提到的两个例子,也能让自己迅速去掌控节奏,跳出固有圈子,找到新的机会点。

行业的竞争后面肯定是越来越激烈,如何做留下的那20%,不被环境淘汰。还是要多去做一些思考,理顺自己的方向。

其实我自己偶尔也是一团浆糊,前几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还开玩笑的说“上班如上坟 ” 。感觉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心理煎熬期,不愿意去谈工作,谈客户,谈市场……

只能自己多进行调节吧,现在我就在调节的路上,希望华山的巍峨险峻能带走一些烦恼吧,回来后继续搬砖。

周末愉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