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今天的微信朋友圈

我喜欢把三年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因为三年这样一个时间,很多东西都变却又没变的那么夸张,很多人从你的生命中消失了,可他们留下的痕迹还在,正因为如此,三年这样一个时间点可谓真的是恰到好处。

三年前今天的我当然是在念大学,过着属于大学生的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偶尔也会为未来的自己感到些许焦虑,或是担心自己将来的工作,但这些情绪都如昙花一现般,只会在某个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夜里才会偶然被想起。

而那时的微信朋友圈是什么样子?你可以说那是一片狼藉,但也同样塞满了青春的味道,有的人抱怨图书馆的座位又满了,而不得已去拥挤的教室上自习;有的人说今天打水真倒霉,壶又被人偷走了;那时候的朋友圈可能充斥着鲁莽和愤青,对看不惯的人和事儿往往采取的是零容忍的态度,而不是坐下来理性的分析一波,而我自己则发过一条状态说:真想赶快毕业,认识更多的人,去做更大的事儿。

三年后,我想对当时的自己说:too young,too simple。

而三年之后的今天,我当然毕业了,回到家乡的某个银行工作,我认识了更多的人,却很少有能让我记住的人,也发现原来那句:珍惜大学的时光吧,因为等你毕业后会发现每天都能看20岁的姑娘和10块钱一份饭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原来是真的。而大学毕业工作以后,在许多的酒席和场合中,也依然有很多人喝了半斤酒后脸红脖子粗的搂着你,和你称兄道弟,但你都知道他们在第二天醒后就不会记得头一天与自己吃饭的谁,然后拿起电话讲:昨天和谁吃饭来着?老李啊,兄弟今儿晚上请你吃饭。所以我才会慢慢意识到,原来大学同宿舍的那些兄弟才是这辈子最稀缺的资源,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辆单行列车,有些风景过去了就没有机会返回来再看一遍。

才知道,青春原来和年龄无关,它更是一种心情,是你能肆无忌惮的爱恨,是你在深夜里的啜泣,和对未来单纯的向往。

现在,我的朋友圈很有规律,每天都会看到一些人发微商的广告(即使已经屏蔽了大部分),会看到转发自己单位的产品和文案,会有参加同学婚礼的小视频,以及各种各样的软文,但却几乎很少看到关于自己真实状态的东西,当然我也不会发,因为走向社会以后,我们的朋友圈也会无一例外的加满了单位的同事、领导,以及社会的很多人,当你总是把真实的自己暴露在外面时,难免会有一些危险,所以不如只发一些不疼不痒,正能量的东西为好,至于如何表达真实的自己,可能朋友圈已经不是一个合适的地方了。

当然,三年前有些总在微信里@你的人,可能你们已经不再联系了,有些人很久不发状态你觉得很奇怪,所以从好友列表找到他给他发一条消息,才发现这个人已经不是你的好友了,三年,有些人来,有些人去,可能三年前你压根不联系的人,如今却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三年前毫无交集的两个人,三年后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也有可能那个三年前你以为要和你共度一生的人,如今早已曲终人散,老死不相往来。

青春终究是用来怀念的,就像三年前微信圈那样,一去不复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