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三)

何为故乡?祖籍?出生地?童年的记忆?

每当他人问我,是哪里人的时候,事实上在自己的心目中并没有故乡的清晰印象。

故乡是自己出生的地方?还是一种生命初期的文化烙印?觉得两种都是,又觉得两种似乎都不是。

小时候问过父母:我来自哪里?结果发现他们也不知道我来自哪里。

于是我常常说:故乡应该在很远很远——那是一个水天交接、视线消失再也看不见的地方。

母亲总是笑咪咪地听我胡言乱语,她说我跟三位哥哥不一样,满脑子的稀奇古怪。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公公是高中教师,每年过年都是自己写春联。

有一年,他在对联中用了一句话描述自己的终极归宿是——“异地成故土”。

那个描述触碰到了我的灵魂深处,瞬间产生了共鸣。记得那天和先生站在房屋的大门口,看着“异地成故土”这几个字,感慨生命的起源,也情不自禁的去探讨生命的归宿。

也许,出生地还真不一定就是自己的故乡。因为我们都忘记了生命的“来路”——由无机物进化为有机物,又由有机物进化为具有更高智慧的人类。

人类生命和蒲公英的种子毫无差别,风儿把我们吹到了哪里,我们就在哪里开花结果——异地成故土。

相信无数的人都曾问过一个相同的问题:我来自何方?然而大多数人最终都对这个问题不了了之。

人们无法相信自己的生命像一颗“尘土”;人们更不能理解《心经》里对“实有”的描述。只有求道者相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相信看上去的真实不过是一场海市蜃楼的飘渺。

探寻真理的道路上,有些人始终坚持去寻找自己生命的源头,他们偏执的背后,是对宇宙、对世界永恒的好奇。

从无形到有形,又从有形到无形,如四季交替——生命一直完成着平静而深刻的进化。

在宇宙循环往复的生生不息中,故乡成为了我们基因片段中的信息流,曾经的刻骨铭心变成了隐隐约约的镜像,时不时地从潜意识里跳出来,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回家的路。

故乡在哪?哪里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故乡,哪里也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

当生命最终化为无机物的时候,我们是风,是雨,是空气,是高山,是大海、、、、、、在一次又一次的因缘成熟中,我们一次次地成为“一花一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
    北小介阅读 1,292评论 0 1
  • 沿途风景 最近喜欢给图片配点文字,这样显得更文艺有木有? 今天又随便拍了一点照片,有去县...
    huigong_山核桃阅读 338评论 2 5
  • 六年级时,即使舍不得故乡,且担心外地求学的不适应,我也极爽快答应了父母转学的建议,一大半原因是为了避开他。 转学以...
    依布茶卡阅读 168评论 0 0
  • ——并记上海聚会 龙城记情 扣门姚宅见枫杨 忆昔石桥东下塘 古巷河边访生处 青砖北岸似梦乡 探幽新筑寻苏字 吟韵旧...
    猫呜889阅读 550评论 0 3
  • 竹幽不见日,泉涧落如雨。 春风知何处,桃李乱深坞。
    安若胡阅读 45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