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们懂得怎么去做一个真正的人。——《体悟力》
你好,感谢关注《无忧在读书》的简书专栏。“开卷有益、读书无忧”——我是荐书人无忧,今天在读的书是《体悟力: 楼宇烈的北大哲学课》(作者: 楼宇烈,出版社: 中华书局)。
“我反复强调中国的哲学是体悟哲学,结果落了一个外号‘楼体悟’。”——未曾谋面,读楼老师的书,便觉得他是一个可爱的人。《体悟力》这本书,给出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总方向”和好方法——“体不离悟,悟不离体”,读来受益颇多。
在此,我想围绕本书关于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两个方面精神”、“三个思维底蕴”谈下阅读感悟:
一个根本特征
楼老师认为,“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一切围绕人来展开——人应该怎样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根本特色是管好自己、管住自己。”强调“把自己修好,才能治人。”“根本精神就体现在人的自我管理、约束上。”“我们不是靠外在的力量来管束自己,而是靠觉悟来自我约束。”
探讨中国文化的时候,本书围绕两组相对概念进行讨论,很有价值。
一组是“文化”与“武化”。
“文化”跟“武化”相对,文化是用文明的方式改变社会;武化是用武力的方式改变社会。一个文明的人要有外在的装饰,而不是赤裸的;能够自我管理、约束,才能称为人。能够修身并不断完善,是人类和禽兽的区别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一组是“人文”与“物文”。
“人文文化”跟“物文文化”相对。人文,是“文明以止”,做人一定要懂得“止”;物文,是一切以物为中心。《荀子》讲“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中国强调人文教育,核心是人的德行的自我提升;警惕物对人的德行的损害;提升德行,不被物征服。保持主体性,一旦失去主体性,人就失去尊严。同样,人也不能自我异化为物的奴隶。
两个方面精神
楼老师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伦理的精神;另一个是艺术的精神。二者相互配合,不可分割。”
比如,古代的“礼乐”教育,一方面是礼,作为一种伦理的教育,体现的是一种伦理的精神;另一方面是乐,作为一种艺术的教育,体现的是一种艺术的精神。
楼老师提出,不少人“听到礼教,就觉得它是束缚人的,是为了让人循规蹈矩,这是对礼教的曲解。”“礼”的核心,是确定人在社会上的身份,确定每个人在社会上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学习“礼”,会让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人在社会上的身份。只有言行举止符合身份,别人才会认为你可靠,才会跟你合作。礼的精神,是让人在不同的场合,恰如其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形象。
伦理上,孟子讲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人的道德的出发点——“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具备了四心,人就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行。王阳明称这种“人生来”就具有的“心”为“良知”,良知是不学而知的知,是天生、天然的本性。王阳明主张人要“正心”、“致良知”,通过正心,恢复本性。
艺术上,楼老师认同“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道德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艺术境界;传统艺术的重要功能则在于塑造人格。追求艺术的完美与追求人生的完美合二为一,是中国文化中艺术精神的体现。
三个思维底蕴
《体悟力》还提出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三大思维底蕴”。
1、整体关联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注重整体关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关联在一起的。事物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孤立到整体之外去,更不能用它来说明整体的问题。只有把部分放到整体中去,才能正确认识它。部分在整体里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整体的变化也同样会影响到各部分。
2、动态平衡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中”就是保持事物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就会产生偏差。“中”即适度,既不过,也没有不及。事物的平衡不是静态的、固定的,而是变动的、相对的。在这个时间、地点取得了平衡,到了下一个时间、地点又不平衡了,又得再调整达到新的平衡,就是动态平衡。
3、自然合理
中国文化主张自然合理。只有符合事物的本来状态,才是最合理的,这就是自然合理。这里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万事万物的本然状态。自然合理,强调一切合乎事物的本性,顺应事物发展规律,并尊重事物的个性。客观世界是整体关联、动态平衡、自然合理的,才能相对符合事物特性。
《论语》曰:“古之学者为己。”为己之学,是使自身完美。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立己立人达己达人;先内圣而后外王。以伦理精神正心、以艺术精神修己。思考的时候,重视整体、保持中道、合乎自然,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