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四逆汤承气汤证治推论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四逆汤承气汤证治推论

1.四逆汤:

四逆汤临床表现:治太阴病,自利,腹自痛,腹满而吐,食不下,脉沉而微。病成之初,必面色灰黯,精神短少,舌胎灰润,而口淡不渴也。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认为此方主要治疗外感后体质寒表现的脾脏虚寒症状,此脾脏症状必有人体本身脾胃虚弱,怕冷表现,在受到外感寒邪影响,导致脾脏阳气不足,寒邪内生,出现拉肚子,肚子疼,喜温喜按,有时候会有肚子胀,不愿意吃饭,甚至呕吐症状,这些都是脾脏的疾病表现,脉象表现为沉微。

2.通脉四逆汤,四逆汤加重干姜的用量。

治疗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

比起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中气更加虚寒,所以加重干姜用量,温中散寒。

3.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治疗寒霍乱吐下已止,汗出而厥,肢急,脉微欲绝。

汗出而厥,阳气外泄,需要用收敛之药,所以用猪胆汁收汗敛阳,把阳气降到肾里面去。

这里可以明白如果有汗出的,一般都存在虚证,都需要用少量收敛的药物,补中的药物来治疗。这里猪胆汁收敛,再加上附子干姜温中,阴阳调和。

4.里寒有滞。四逆汤加大黄代替大承气汤。

治疗:停食发热,日久不愈。腹部痛不喜按,形容枯瘦,二便照常。右关尺空。

治疗思路:通滞不能伤阳,所以用四逆汤加大黄治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