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
短短几年里,亲眼见证着民治的一步步成长,像见证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转眼出落成一个成熟稳重、美丽大方的俏佳人。
初来民治时,小区门口的宁远路还在施工建设,路两侧围着在建工程的围栏,去白石龙村买菜时的路上,虽然垫着木板,也是坑坑洼洼,下雨天更是走路带泥,一不小心踩在有水坑的木板上溅起很高的脏水,溅脏裤脚。
北站东广场公园和紧邻的南苑公园都是凹凸不平的草地土坡,中间隔着北站的垃圾站。刚搬来时,晚饭后,会与家人或同事一起去东广场公园散步、跳健身操,老远听到音响的声音,让人禁不住踩着点迈步。晚上还有跳交谊舞的,有带孩子来草地上玩耍的,热闹非凡。可就是一走到垃圾站那段路,即使走在马路对面,也难逃那臭气熏天的气味儿,即使憋着气跑过,臭气仍然得空就往鼻子里钻,实在不想走那段路。
后来就改去深圳北站中心公园,那时设施还不完善。东面是深圳北站西广场,西南面是连绵的山脉,旁边是牛咀水库,山水总能让人心旷神怡,豁达通透,第一次来就被这广袤的园区深深吸引了。公园内环形花瀑,是一座如梦如幻的桥梁,空中走廊,如同一首优美的乐章,连接着云顶书吧。行走在这条走廊上,随着视觉与高度差的不断变化,一幅幅崭新的画卷在眼前展开。运动园区的足球场与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在这里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体验运动的快乐,让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中间隔了好长一段时间没去北站中心公园,去年十一节日再去,上到活力运动区时,被眼前热闹的景象惊到了,园区添置了好多成人健身器材,增加了儿童玩耍的沙堆,健身器材上方支的伞,和有游玩的人支的好多小帐篷,让我误以为进了缩小版的蒙古草原。大人们在帐篷里聊着,有的孩子尽情的享受着玩沙子的乐趣,有的攀爬着、嬉戏着、追逐着……。大人们不时的望望玩耍的孩子,惬意的聊着天,吃着零食,这是多么松弛、惬意、幸福的时光啊。今年,一个傍晚走了北站中心公园旁的人才绿道,走到里面不远处,看到休闲娱乐的场所,和先生一起像孩子一样玩起了跷跷板、荡秋千,儿时美好的回忆再现。
刚搬来时,逸秀天桥和地铁6号线在紧锣密鼓的建设着,新区大道段从逸秀天桥处由地下隧道钻出到地上段,灯光彻夜亮着,那时心心念着地铁6号线什么时候开通?开通后到羊台山要多久呢?去大浪的服装小镇是否更快一点呢?先生到光明上班若不想开车了是否可以坐地铁去呢?一连串的想法通通跑出来了。一天晚上坐在小区院子里长椅上乘凉,突然看到从地下隧道突然冒出的”长龙”一晃而过,兴奋的期待着不久的正式运营。终于在2022年8月18日开通了,我和几个同事下班后一起骑共享单车到羊台山,特意去体验了一下6号线的快捷,到北站只需要20几分钟,太好了,从此上班又多了一条快捷路线。
新区大道与中梅路交汇处的格致中学已于21年9月开始招生,让民治的孩子们可就近上学。新区大道民保路旁的新华医院、和儿童二医院 ,也即将开业,到时看病不用再跑远路啦,民治周边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
上周末特意走了一下民塘路,发现两个公园的草地土坡已然变成高楼林立,南苑公园到北站的路段也不臭了,人行路也平整啦,两侧的花美丽无比,超核中心即将完美呈现,我们拭目以待。今年六月份住院一周,回来后发现新区大道两旁栽了三角梅,真可谓一周不见就变化多端,让人心情大悦。晚饭后走在新区大道、音乐主题公园的路上,两旁的花让人心旷神怡。路旁有棵澳洲火焰木的花正热烈努放着,我喜欢称它为“火树”,2023年我的一篇小文《遇见“火树银花”》在宝安日报发表,“火树银花”不再是人工的刻意为之,是大自然赋予的热情和奔放。“火树”不就像是热情的深圳吗?不就是我们奋斗之城龙华吗?不就是我们身处的努力奔放的民治吗?
非常荣幸能见证民治的蜕变,同时对民治的未来蝶变也有着火红的期待,民治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