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与苏曼殊都是近代才子,为何出家?

【首语:若不是乱世时局,人生应如初见吧。

宁静

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位公认的才子,也是著名的僧人——李叔同,苏曼殊。大家对李叔同可能知道得多一些,他著有《送别》一首。对苏曼殊就些微生疏了,但仔细读完苏曼殊的生平,你是要落泪的。这篇文章就简单地阐述,日后再多作文章讨论。


1、生平

两人有许多共同点:受传统文化熏陶、生于乱世、父亲从商、从小开悟、天资颖秀、都是有名的大才子、到日本留过学、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世面、参加过爱国革命、回国任过教、与名人大家有较好关系、个性上都是浪漫情怀。

李叔同照与画像

①李叔同(1880~1942年)

光绪六年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5岁父亲去世,18岁结婚,21岁受业于蔡元培,25岁日本留学攻油画和音乐,30岁回国任教,38岁剃度出家,62岁圆寂。

苏曼殊照

②苏曼殊(1884~1918年)

光绪十年生于日本横滨,6岁回广东老家,13岁大病后随赞初法师离去出家,15岁留学日本,16岁深受初恋离世的打击后再次出家,20岁参加革命组织回国任教,35岁病逝。

2、佛缘

①李叔同——受父母言传身教,且常见僧人来家诵经和拜忏,从小就就理解尘世涵义。家业在乱世中遭受过打击,父母的离世对他的触动很大。再者基于他的儒者身份,又有抱负情怀,激发了佛与道的文化血液中的归隐思想,以及当时环境的佛教影响。他在原机前写下,“悲欣交集”,可见其人生圆满。

李叔同字

②苏曼殊——在他4岁时,有位东京的相士说过“是儿高抗,当逃禅,否则,非寿征也”,就是说应该皈依佛门才能有正常的福寿。另一方面,因为母亲不是中国人,他在广东的生活也备受家族的歧视和凌辱,从小没有关爱。他说,“家庭事虽不足为外人道,每一念及,伤心无极矣”。

苏曼殊文集

3、尾语

李叔同乐观果断,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幸福。而苏曼殊却悲观纠缠,体弱多病,这样的独特遭际,只有遁入空门能够暂缓他的厌世思想,找到心灵的一方安宁。他们均是乱世里的才子,对人生都有不一样的深刻的心得感悟。无奈家庭教育与成长经历的不同,影响到二人一生。但读完苏曼殊的一生遭际是要落泪的。若不是乱世时局,人生应如初见吧。

【欢迎关注“翙尘思考录”:专注成长的思考,帮助你找到真实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虽然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但是总是感觉自己很忙,同时也接受了很多新的想法,我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进步了。 前...
    木子之言阅读 274评论 0 1
  • 决定女人层次高低的,无关于她的出身,只在于自己 从自自身找问题,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啊。 ...
    梦及阅读 182评论 0 0
  • 老实说辞职并不是我一时兴起的念头,对于第一份工作,从一开始的紧张,小心翼翼到后来的心灰意冷,煎熬。 去年的7月份,...
    ashlymomo阅读 188评论 0 0
  • 这道题是给定一个int的数字,如123456,求它的逆序数,即654321 其中,负数的情况是-345的逆序数是-...
    其中一个cc阅读 3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