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看当个语文老师多不容易。”我抱着一摞书,从老妈面前闪过。
“这可是你自己选的。”她一张嘴,每个字的语调都上扬。对于类似这样的语气,我习惯了,但不喜欢。
“妈,如果我是你,我会多多鼓励孩子,用激励性的话给孩子‘洗脑’。绝不会像你刚刚对我这样。”我现在浑身是刺儿,“比如说,你可以和我说多看书孩子可以更愿意听你讲课啦,你自己提升地更快啦,更有文化底蕴啦,或者再远点可以说将来能教育和影响自己的小孩儿啦……”老妈尴尬了一下,随即不好意思地摸摸我的脸,这就是她认识到自己做得不妥的表现方式,我也习惯了。
有时觉得自己也真矫情。下次,我一定要记住,父母面前,不谈工作。他们烦,我更烦。往往我说出的话,仅仅是为了发牢骚而已。
再反思一下,我希望老妈多鼓励我,我教的孩子们就不希望我多多鼓励他们吗?答案是一定的。哪个孩子愿意天天听老师说他们这不行,那不行啊!昨天上课,就因为一个讲了很多遍的问题还有很多孩子不会,我就开始了不耐烦地批评,结果是气生了,题也讲了。
要是换种方式呢?难道就没有比我之前用的更有效的方法吗?形象化的语言不比生硬地讲解更有意思?就像上次,小李同学说:“老师,我这辈子都不会忘你教我的副词的两个小跟班儿。”
所以,有的时候孩子记不住东西,还真不能怪他们,就是我自己的水平不行。因此,学习要动脑子,教学更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