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内心富足才能吸引财富

其实很多人都在误解吸引力法则,认为只要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就一直拼命地想,在心里召唤,然后这些东西就会如期而至。

比如想发财,就一直想自己能够挣多少多少钱,仿佛一夜之间就能暴富。

比如想迎娶白富美、嫁给高富帅,就一直在心底呼喊美女帅哥关注自己,和自己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可能这样想的久了,仍然都没有实现,自己先郁闷了,甚至闷出病来,暗自思忖:难道是姿势不对?

废话,肯定不对啊,这是做梦。

所谓的吸引,是内心有什么,才会吸引什么。而不是有什么想法和欲望,那样只会吸引有相同想法和欲望的人。

只有内心富足,才能吸引财富;只有内心明媚,才能吸引阳光。

道德经第十六章讲到: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大概翻译一下:

人的心本来就是虚名的,宁静的,要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但是人往往会被欲望所控制,因此观察其物而不得其正,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因为观察不得其正所以行事的时候也是失其常。这里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努力回到内心虚明、宁静的状态。就因为这样咱才能看清万物蓬勃生长,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归根叫静,静则复命,即恢复到了不生不灭的状态,保持在常态。不了解“常”的道理而轻举妄动就会有祸害,了解“常”的人是包容万物,能够坦然大公,就能做到公正,就能顺其自然,就能合于道,因此就能长久不殆。

这里的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老子强调,要"致虚"和"守静",来恢复心灵的清明,体会万物的运动变化。

有人又会有疑惑了,心里空明了,不是什么都没有吗?

不是的。

内心放下得越多,越富有。

多即是少,少即是多,大道至简。

只有内心清净了,才能容纳更多的自信、愉悦、平和、爱和觉悟。这些才是真正能带给你财富的东西。

正如海纳百川,海的位置很低,本身很空,才能纳百川、容万物,造就缤纷绚丽的海底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