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唐很用心地爱了一个人,分手后觉着就再也不会爱了。如今面对异性,还有冲动,没有爱情。她觉着再不敢爱上周围的那个谁了!她也因此离开了早先生活的城市。
在陌生的城市里,她没有亲人、朋友。夜深人静的时候,难免感到孤独、落寞,内心满满的都是焦虑、不安。然而,很多话却不敢跟远在家乡的父母讲。
于是呢,她一头扎进了书本里、工作中,满心指望着从中能倒腾出些什么。一路寻寻觅觅,终究是凄凄惨惨。她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安分吧,既定的命运虽然阴暗,改变却只会加深灾难!」
并非坐以待毙,我们都在摸索解救的法门
一天早上,唐坐在电脑前,眼睛直直地看着屏幕,发觉自己又忘了登录密码。那段时间,唐正在阅读心理自助书籍,以期重整旗鼓。书中谈到积极肯定的力量,让她灵感突发。
于是她把自己的各种验证密码都改成了一些带有自我暗示的字词或句子,例如「letdown」「recommence」等等。唐回忆说,「那个密码应该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只是强调你是一个好人、可以做好任何自己想尝试的事情之类的。」
这个方法也不是万能的,对有些人来说,好像用处不是很大呢!我倒是和身边很多的朋友一样,通过更换微信签名,让自己的内心和外界形成一个连通器,以建立情绪的平衡。
我最常用的签名是「恬澈」,取「恬静清澈」之意。用这个签名时,心境多半是平和的,或许有些些忧伤。这样的方法往往过于温和了,有点像中药,虽有效,但很难见效。
这时候,我们得到的建议往往是「振作点」,「找人聊聊」(往往是我们付钱让别人听),或者吃片药。既然这样,我们何不试着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呢?
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圈子是个不错的主意
「社会支持圈子」,这个词听起来很抽象,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做两个小小的测验,问问自己:如果陷入困境,有多大把握能得到他人广泛、及时且有效的帮助?这些「他人」都包括谁?
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圈子」的核心。而且,我们有多大的支持圈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安全感。
表面上看,我们每个人的社会关系网都差不多,无非是父母手足、同学同乡,但深入观察,每个人从中获得的支持却有很大的差异——
(1)有人在个人支持圈子中与他人共享生活,充满幸福感,遇到困难时总能获得及时而又有力的帮助;
(2)有些人则不然,他们虽然和别人一样也拥有客观存在的关系网络,却与其中的人相处得很糟糕,在陷入困境时,就迅速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社会支持圈子越健全,对抗压力的力量越强大。但当困难大到一定程度时,哪怕整日里和朋友混在一起也会产生很强烈的孤独感。
要让自己感觉好一些,我们需要善待自己
这时候,我们通常会想到提高我们的自尊。但有关高自尊的研究得出了一个令人堪忧的结论:高自尊不会使你成为更有魅力的爱人,更不可能引领健康的生活方式,当然,也不会使你在职场里更引人注目。
那么,解决你所有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心理学家表示,要让自己感觉好一些,我们需要善待自己──对此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自我同情」。
有研究显示,会自我同情的人能够更好地处理各种麻烦,不论是重大的感情破裂还是丢了家里的钥匙。遇到不幸或犯错时,这样的人不容易过于自责而加重了自己的负担。
自我同情是一种意愿,指用善意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你自己的错误与缺点,它包括这样一种事实,即「是人都会犯错」。面临困难时给自己以同情,这样我们就不会严厉地批判自己,也不会为了保护自尊而感到必须得防御性地去凸显我们闪亮的品质。
一如杜克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马克·莱亚里所说的,懂得自我同情的人会像对好朋友一样对自己,「如果一个好朋友遇到麻烦,你是不会向他发脾气的。」
自我同情的方式可以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人的想法或观点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基因构成(先天具有忧郁倾向?)、生活经历(以前经历过什么?)和认知偏向(习惯于如何理解自己的经历?)等。
这些都是我们无力改变的,但我们能够改变自己对过往经历的理解方式以培养自我同情能力。当我向人们询问时,惊喜地发现大家自我同情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1)安女士以给自己过一个情人节的方式,庆祝自己从长期的抑郁症中走出来。她用蕾丝包住一个老相框,用葡萄酒瓶的软木塞在里面拼出一个大大的心形图案,还用旧的电脑键盘上的按键,拼出「Welcome Back」字样,然后把它摆放在梳妆台上,让自己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她说,「这能够很好地提醒我自己,我能够面对任何困难的挑战。」
(2)企业主刘在感觉不好时,会对自己喊「停」,然后记下一些让她感激的事情。每天终了,她至少能记下五件这样的事情。她说,「这时候你就会开始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悲观。」
(3)大学教授文会在心里默默过一遍最近完成的每一件开心的事情,如果当时是坐在自己车里他就会大声讲出来。他说,「这么做能够让我自己清楚地听到开心的事情,特别是在心中还有个声音嘶吼着要求自己做得更好,让我忍不住自责的情况下。」
(4)杨则在办公室里放了一本标记为「我的铁杆粉丝」的活页夹,里面有100多张名片,还有客户和生意上的联络人寄来的感谢信。他说,「只要从里面拿几封感谢信出来读一读,就会让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作为的。」
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自我同情的方法。不过,我在情绪不佳时学到了另一种应对策略。
后记
我会给一个朋友打电话,自己发泄一分钟左右,然后听朋友讲述她所遇到的问题。花个五分钟时间讨论别人遇到的问题,自己的问题反而好像消失了,这真的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