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此一位女性就多了一重身份,那就是别人的妈。
生个孩子不容易,要吃很多苦,要冒很多险。
生理上成为一个母亲,相对来说还是容易的,因为是被孩子和妈妈的生理变化推动的。心理上要主动接受一个妈妈的身份角色,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当爹的身份变化虽然没有当妈的那么剧烈,可也知道自己的好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值日生就当一天,学生最多当二十年,当人家的父母是一旦开了头,就没有下岗的那一天。
哪怕已经装进了那个小盒子里,每年清明还会被儿女烟熏火燎地惦记一回。
可见父母这个身份重要且长久,一不小心还容易出差错,常见的差错有3类。
-1-
身份的错位
现在的很多家庭,在孩子刚出生时,都会请个月嫂来帮助产妇带孩子,经验丰富的更是一嫂难求,工资自然也非常高。
不必眼红人家的收入,这个活非常难干,不是技术有多复杂,而是身份很尴尬。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把刚生孩子没多久的妈妈的状态,描述为“病态的正常状态”,这是个很有意思,也很形象的说法。
说妈妈是“病态”,是因为在这个时期,一个合格的妈妈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周围的一切好像都与她无关了。
她蓬头垢面、日夜颠倒、丢三落四、魂不守舍,白天经常对着那个睡神连说带笑自言自语,晚上孩子一有动静立刻鲤鱼打挺翻身坐起。
这种状态和没生孩子的时候比,怎么看都像一个病人。
说妈妈是“正常状态”,是因为大多数妈妈这个时候都是一样的,用同样身为妈妈的人做参照物,她就是正常的。
与妈妈相比,月嫂的身份就很别扭。
微笑可能是人类这一物种特有的行为模式。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行为模式在生命最初几周就成熟了,微笑的功能之一是唤醒母亲的母性行为。
带过婴儿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如果和刚出生的孩子泡得久一点,那个幼小的生命会用微笑把你化掉,会勾起女性的母亲本能。
所以有一些女性(保姆、老人)在帮着妈妈带孩子的时候,会冲动地把自己的乳头塞到婴儿的嘴里。
不仅如此,婴儿还能把照顾自己的男性的雄性荷尔蒙水平降低很多,让男人清心寡欲,柔情似水。
但是微笑应该是唤醒母亲的母性行为,不应该是唤醒月嫂的母性行为。
如果月嫂全情投入到工作中,她的母性本能就会被激发,但这个孩子不是自己生的,人家有亲妈,她才是真正的进入了“病态”,所以这个本能就不能随心所欲地释放。
如果月嫂不全情投入,孩子会吃亏,因为这是个假妈妈。当然也会影响自己的工作质量和职业声誉。
要干母亲的活儿,却又不能进入母亲的身份,真是左右为难。
用月嫂来举例子,是想提醒准备生孩子的女性,要提前了解自己身份的转变;已经生孩子的女性,要欣然接受自己身份的转变。
当妈这个活儿,只有自己亲力亲为。
别人可以帮你做事,却无法替代你母亲的身份,因为这重身份寄托着一份独一无二的情感。
如果一位女性怀孕、生产、哺乳期间又升官又发财,啥好事儿都不耽误,自己只管生,其他关于孩子的事儿全都交给月嫂、保姆、老人去搞……
看起来轻松惬意,实际上隐患无穷。
演员王姬的成名作是《北京人在纽约》,在纽约拍戏的时候发现自己怀孕四个月,为了所谓的事业坚持拍完,她说那几个月觉得肚子里的孩子一点都没长。
这个孩子后来被诊断为自闭症。
那段时间王姬的演员身份和妈妈身份发生了错位。这个错位的代价太大了。
有位朋友的爸爸是儿科医生,在五、六十年前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这位爸爸医术不错,又认真负责,很受患者欢迎。
当他有了孩子以后,严格按照书上的说明定时定量给孩子喂奶粉,喂食时间误差不能超过五分钟,奶粉重量用天平称,加水用量杯量,温度用温度计控制。
哪怕孩子哭得断气……
没到时间?坚决不喂。
剂量不准?坚决不喂。
孩子养的身体挺好,可是成年后情感极度匮乏,原因就是他的医生身份和爸爸身份产生了错位。
孩子慢慢大了,有时就不是那么好对付了。
有的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一旦孩子没有顺从自己的意愿,就冷若冰霜,或怒火中烧,又或痛哭流涕。
这也是一种身份的错位,把自己的身份从父母错位成了孩子。
在家庭关系中,谁使用智力越多,谁就是父母,谁使用情绪越多,谁就是孩子。
曾奇峰老师这句话说的就是身份的错位。
有个国外的案例,一个男孩子十几岁了,比爸爸高比爸爸胖,但是一直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
一家三口来咨询的时候,爸爸穿着儿子淘汰的校服。
这是一种最麻烦的错位。
-2-
身份的单一
最近关于老师的负面新闻比较相对多一些,有几起老师的孩子因学业压力自杀的。
我也有几位来访者是教师的孩子,在和他们聊起成长经历的时候,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家里只有老师,没有妈妈。
老师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是自己职业水平的标尺和证明,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不守规则,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学习落后。
有的孩子在班里被妈妈(也是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打;
有的孩子跟不上重点班的进度,妈妈(也是老师)宁可给他休学,也不允许降到普通班上学;
有的父母都是老师,孩子放暑假第一天就收到一份学习计划表,上面详细列明每天的学习任务,每周还有一次小考,这不是暑假,这是第三学期。
这些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父母只有一个老师的身份,孩子也只有一个学生的身份。
这是微缩的学校,不是让人放松的家。
还有一位爸爸是警察,对自己青春期儿子说的最多的话就是:
“你这是犯罪!知道吗!?”
这也是只有单一身份的家长,在单位是警察,回到家是POLICE,看谁都像坏人。
还有一位律师朋友,在工作中寻找对手的疏漏之处非常犀利,回家后看自己孩子,永远是只看到缺点。
家里和法庭没区别,孩子和对方律师没区别。
我们当年刚接触心理学的时候,总喜欢把学到的技术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比如孩子撒了个小“谎”,我一看,你这脸部左右颧肌不对称,眼轮匝肌不自然,说话中间有停顿,肯定不是真的!
直到有次惹得女儿放声大哭:“当你们的孩子真累!撒个谎都不行!”
这才一语惊醒梦中人,在家里我们的身份是爹妈,不是专业人员,不能对家人使用技术。
鸭子从水里上到岸上的第一件事是抖一抖身上的水,建议从事司法、警察、医生、审计、教师等职业的父母,下班回家前也抖一抖——把职业的身份暂时抖掉,换上做父母的身份。
-3-
身份的僵化
有位妈妈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晚上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她都会切一些水果送到孩子的房间,表达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也很开心,每次都会发自内心地表达对妈妈的谢意。
孩子十四岁上初二了,妈妈依旧每天送水果。
有一天孩子突然对端着水果的妈妈说:“你为什么总监视我?”
妈妈气得肝儿疼:“老娘送了八年水果,结果把自己送成了特务!”
其实这位妈妈没必要生气,妈还是原来的妈,娃已经不是原来的娃了。
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对独立的需求急剧增加,对隐私格外看重。
他们和以前相比,多了一个身份,这个身份就是一个特别希望被理解和尊重的,特别希望有自己私密空间的,特别希望和父母平等对话的“准大人”。
这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正常现象。
孩子的身份随着成长而变化,父母的身份也要随之而变化。
父母要从最初无微不至的照顾者,逐渐过渡到可以被孩子选择性依赖的亲人,再慢慢过渡到孩子可以顺畅交流的朋友。
两种变化的身份相互配合,才能让亲子关系保持和谐和有营养。
有的父母不能适应孩子的变化,始终用一种僵化的身份和孩子打交道。
一种父母始终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当做尚方宝剑挂在嘴上,因为我是你爹你妈,所以我就是永远伟大光荣正确。
这种父母把自己贴在墙上,把孩子摁在地上,把家变成祠堂。等到他们的孩子熬成了父母,又会把这套程序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还有一种父母的理念是:我是你爹你妈,我永远能力比你强,我要始终照顾你、帮助你,你必须听我的。
于是他们在
✔孩子小时候给喂水喂饭、穿衣穿鞋;
✔孩子上小学天天监督写作业;
✔孩子上初中报各种补习班;
✔孩子上高中帮着选大学、选专业;
(还有妈妈给儿子安排割包皮的)
✔孩子上大学帮着选研究生;
(我还看过一个留学生的妈妈群,大家都在里面讨论孩子应该上什么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
✔孩子毕业了帮孩子找工作;
✔孩子工作了帮孩子找对象;
✔孩子结婚帮着买房;
✔孩子买房帮着装修;
✔孩子离婚帮着打官司;
✔孩子杀了老婆把尸体冻在冰柜里,妈妈对媒体解释“他还是个孩子……”。
这种僵化的身份,只会让那个孩子永远是个“孩子”。
每个人都有多重的身份,身份是在关系中产生的。
从生理上来说,是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结合诞生了孩子。
从身份上来说,是孩子让一个男人成为了父亲,让一个女人成为了母亲。
所以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孩子的身份是双方共同创造的,既相互依存也互不相欠。
当父母感到和孩子的关系不太顺畅的时候,可以想一想,我现在是以什么身份在和孩子打交道?
老伍
2018年4月21日
于深圳塘朗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