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信息爆炸的一天。因妇儿办借调工作,与仙部长虞老师同时受邀去参加史luyin组织的儿童友好社会组织公益沙龙观摩。活动看着阵势很大,网罗了来自不同城市儿童相关社会组织的参与,但每家发言下来,真正有亮点在当地有号召力的并不多。有些社会组织的负责人甚至连做个报告都有点气场缺乏,间或几个人一眼看出是紧密依附于zhengfu部门的人,完全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套路,而不是活跃在社会组织运营一线、真正了解民众所需的人,并没有输出很多新的启发点。然瑕中有瑜,透过交流发言环节更深入了解了当年心生佩服的“含羞草”项目发起者六个大包公益社会组织的负责人黄婉平。
那是2005年,黄婉平在西部支教过程中因为一个学业优秀女孩被“侵害”后辍学没法再继续念书的事情深受触动,意识到光帮助这些孩子建学校讲授课本知识是不够的,迫切需要的是西部对女童环境态度的改变。而在长期且艰难的改变环境之前,先要让女孩学会保护自己,输出性教育的内容。就此,婉平走上了为孩子们开展性教育的路。虽然现场她没有深谈,但可以想见这样一个打动人内心善意的点,后来一定是自然集聚了越来越多的力量在她身边——志愿者们,爱心企业,部分政府的支持。这一项,甚至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如果不是盲区的话,那也还进行得很不深入。而在城市大量流动儿童集聚区的城乡结合地带,如果早年自我保护意识、不侵害他人的意识不早点确立起来,这些孩子长大后也可能会成为城市持续发展中的阵痛问题。往小了讲是改变儿童个体的一生走向,往大了讲是关乎城市与国家发展的未来。也正因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现实情况,黄婉平和六个大包涉及的弱势困境儿童帮扶工作已经从西部地区儿童性教育扩展到了弱势困境儿童的成长陪伴与全面发展。从2005年起步公益、2017年注册组织,当初接受六个大包成长支持的孩子许多已经长大成才,分布在各行各业,转变成反哺的力量以担任志愿者、财物捐助的形式支持六个大包继续前行。在商业大潮的裹挟下,在一片针对“高净值”人群的定制服务中,这个姑娘能一路坚持初心到今天,叫人感佩的同时也再次获得了一份内心价值的认同感——经济物质的确是基础,但即便在深陷低谷,还是要努力让内心充满光亮,并努力用这份心光抵达身边的人。这份心光,一定会引来同样有光的人,更重要的是,那些不经意间被照亮的人,在未来某一刻也会与你殊途同归,反向照亮。人间有残酷,亦尚存温暖与信任。哪怕置身财狼逐利的险境,千难万险渡过去之后,依然可以再超越高度,洞见那些“贫瘠”灵魂背后的真相故事,反生悲悯之心。成不了佛,但还是可以好好修行人间。
除了婉平,还在活动上结识了做戏剧教育工作坊的小未来社会服务中心青青,文溪中学的心理站长傅之敏,做孤独症康复组织的张巧灵。这些人都浸淫自己的领域十年二十年,一步步将内容做深做实。文溪中学的傅之敏在杭州教育系统内已经是很有号召力的知名家教专家,带着一众徒弟组成的心理名师工作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各种家庭教育沙龙。经由教育系统和家长流量的加持,她的沙龙无论开在哪里,都有受众量保证。她的内容水平在专业领域可能不是顶尖的,但在教育系统跨界的部分却可以成为顶流。她将多年接个案和做工作坊的经验、学习积淀做成了一本幸福家庭行动日历和日志本,用更加可操作性的形式向一线家庭输出了关系调适的技法。虽然最高的境界永远不是技法层面而是道和意识层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起步阶段必须还是通过技能的反复操练和总结,慢慢化为无形的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后是意识的升华。当然更理想的状态是,内心先有一些底层理念的基础(类似围棋棋理)然后再带着初步的理解去进行技法操作,在过程中持续提升整体领悟认知,在这样的反复循环中日益精进达到最佳状态。改变有问题的关系是如此,学习任何一门新学科亦是同理。傅老师的那本日历对我而言并不新鲜,因为早在很多年前我就已经见识过许多这样的尝试,包括俏蕾当年的玛雅日历。甚至今年在我的心理工作坊和沙龙构想远景蓝图中,也想要制作一本这样的日历,既是经验总结,也想链接更多的人与能量。傅老师给我的启发是,我的日历除了介绍内容和经典台词引用,也可以加入更多心理学陪伴和解析的向度,以问题为提纲将电影提供的解答整理出来提供另一种版本的人生,再深入一点,也整理成可以实操的一种心理行动指南。想法很多,日积跬步吧。
本次沙龙还学到的一点,是整个沙龙的安排以及史luyin的社交方式。整个流程基本保证每个参与者都有露脸的机会,史在个人演讲报告中也涉及到了每个支持者赞助者的感谢,利用一切机会推出那些赞助他的企业,表达自己要做儿童友好社会组织平台,要链接儿童友好企业,搭建多方之间对话平台的想法。说直白点,他想做的是吴晓波一样的存在。至于吴晓波嘛,前因后果发展全过程每个了解的人自有衡量。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奋力前行,每个付出努力的人都值得尊敬。无论是在去往哪个向度的路上,我们都在为这世界的交响乐倾心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