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这么一个人,貌似你们不是朋友,不是亲人,而你却在某段时期,可以和他聊得很开心,总是习惯性地向他借任何他有的又恰好是当时想看的书籍,习惯性地把头转到身后问他问题。那时的他可能不是最好的他,但在你眼里却总是很特别,无论当时还是日后,你都无法理清,当时的你对他是否存在过小伙伴们口中说过的“喜欢”,但唯一确定的就是有过“好感”无关爱情。就像新版的七年级政治书上某个单元的某段文案一样:“在和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美好的向往而愉悦……”
那时因为青春懵懂,因为年
少,所以有些“名词”我们没有接触过,也没有人教我们,那时的老师,家长,只盯着我们的分数排名,以及身体健康就好,却忽略了心理上我们这些细微的变化,很多长辈都说我们会慢慢懂的。很庆幸的是我有幸看到这一单元,看到关于好感与爱情的简短解说,虽然还是没能够百分百理解,但依然很满足,至少我知道了答案。
果然是始于好感止于好感,以前还自恋地觉得是因为自己的星座赋予的特异功能才会如此厉害地可以收放自如,现在才发现其实不然。不过依然感谢那个夏季对我而言“特称职”的“导师”,那个愿意和我分享童年趣事的“兄弟”(虽然只是我单方面的认为)却依然觉得很幸运能遇见这份同窗之缘,是他教会了我即使没有人鼓掌,也可以做自己的主角,在特有的圈子里做唯一的主角,毕业后不再有人愿意一道数学题给我讲解五遍,哪怕我还是没懂也没有责怪,只是有些惊讶与无奈地温声补一句:“你还不会吗?五遍了呦!”而后又怕伤我自尊,用书本卷起敲了敲我后背,让我把数学书递他,而后他帮我圈出公式,让我先背熟,再尝试理解,然后如果还不会再问他。虽然直到最后他还是没能把我教会,但至少最后我的数学过了及格线很多很多。于那时的我而言,他是恩人,是类似于可以平心而论的师长的存在,于他可能是强者对于弱者的怜惜,一种难得的频道相同,拥有默契的合作搭档,仅此而已。
无论身边的人如何猜测,我们只是我们,而不是她们认为的“我们”。
后来的岁月,或许都慢慢地不再联系,可是那段无论多黑的夜晚都确定身后会有一个“烛光”的日子,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