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日子里,寻找自己的参考系!

5:10分起床,送完孩子上学,一节早读,两节正课,一节辅导,两节延时,两节教研,放学之后开年级会,回到家里6:30,没有顾上歇息,洗完手,吃了块面包,摊上做包子的各种工具:揉面,擀面,包包子,蒸包子,趁着二次发面的间隙,吃了碗饭,忙碌完毕已是8:20。

询问孩子们作业,引导小朋友阅读,洗漱完毕之后,在小朋友阅读《西游记》的声音中,既然迷迷糊糊睡着了!

这就是昨天的我,真实写照!

期间,孩子的父亲多次让我歇歇,说我别把自己累坏了。我没有好气的冲他大声嚷嚷。不是不解情怀,而是看不惯这脏兮兮的厨房。只是偶尔的做一次饭,留给我打扫的时间要多于他做饭的时间。

没有谁可以去指望,能够指望的只有自己。

他也很委屈,明明是好意,明明是在分担家务,可却遭受到我如此的坏脾气。这就是鸡毛蒜皮的日子呀!

即便昨天如此,今天我依旧是满血复活!

那偶尔的坏脾气,我去消化,我也尝试着去正面沟通。

依旧是5:10分起床,继续是做饭,送孩子,教研,上课。只是今天回去,若再次看见厨房被弄的乱七八糟,我不会去抱怨,我会无限的感恩,感恩那个心疼自己的人,感恩那双略显笨拙的手,做出养身的粗茶淡饭。

对呀,想要把日子过得好,需要时时地觉察,时时懂得珍惜。

我有错,我更要有承认错的勇气,我还要有改错的能力。

我在忙碌,我更是应该满心欢喜去与生活舞动一场,而不是让抱怨蔓延我的周围,不情不愿地与另一个自己厮杀。 倘若那样,生活赋予我的是沉重,是无奈,是被动,是封闭!

而我,要活出热爱,勇气,清爽,感恩,引领,果断,从容!

那既然不是我,我就会果断抽身!

可那曾经就是我,不是么?我是一个不停地劳作者,可是我收获的没有感谢,而是旁人的想要远离。因为谁都受不了一个怨妇的喋喋不休!

不做怨妇,不是刻意而为!而是喔感受到了抱怨的另一面时感恩,是全然的接纳!

这接纳的部分是责任,是热爱,时承载,是期待!

在这接纳部分的流淌中,我感受到生命的轻盈,感受到内在的无限扩展,我以我想得到的生活本真的样子,去劳作,去期待,去仰望!

我是一个将近40岁的中年女性,是女儿,是妈妈,是主妇,是教师,每一个角色都决定了:我的忙,是我当下生活的本色。我逃脱不掉,倘若 我跑了,那就是我人生失衡的部分!

为此,我全然的接纳。然后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画上一个圆。在这个圆上的每一个时间点上,我做好规划,我全情而又专注地行动。

我心中清晰地明白我想要的生活体系究竟是什么样的?然后我无限靠拢。

我明白,我身边比我优秀的人很多,比我富有,比我智慧的,都很多。择其善者而从之。

对待那些比我好的人,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我去学习的同时,关键是要永葆初心。明白自己的路径。和而不同,不会因为别人的有,自己的无,去乱了自己的方正,更不要去焦虑。

各人有个人的生活,关键是要有一颗居中的心。去吸收,而不是去失衡!

自己用脚在大地上奔跑的同时,更要能够穿越自我,让感官升华到云层之处,来俯视这个虽渺小,但又有无限潜能,无限可变动的自己。想一想自己的参考系在哪里?当然就在心里呀,然后无限调整,无限靠近,然后依然能够在忙碌中,做好居中而又回归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