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美 ——夜读蒋勋之《品味四讲》

提起美,你或许想到“小桥流水,丝竹于耳,亭前听昆曲,雪中泛太湖,啸聚同好。一席茶,一池荷,熏香迟暮,花馔青灯。”或许又想到:剧院影楼、音乐画廊,高台楼阁、灯色璀璨、衣香鬓影、杯酒言欢。”此亦不然,这些文人雅士、上流人士标榜的审美艺术,刻意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最终会沦为鄙俗的附庸风雅。

什么是美?美的定义是什么?美的范围又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去谈论美的定义,也可以从艺术史切入人类历史上产生过那些优美的艺术品,或者从文学着手,去发掘至文字生产后对人精神审美的影响,然而这些都不是切入点。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不言”。庄子谈美,很少以艺术举例,反而是从大自然,从一般生活中去发现美。庄子经典的美学案例是《庖丁解牛》:一名上流贵族文惠君,从庖丁解牛的过程中发生了美,庖丁在肢解牛的过程中,认真专注,干净利落,游刃有余,并且动作富有节奏感、韵律感和仪式感。最后,“庖丁解牛”惊醒了文惠君艺术的假相,返回到生活现实,寻找真正的美。

蒋勋先生说:“我们必须是自己先有了心灵的空间,才能有容纳他人的空间;我们必定是自己先感受到了美,才能把美与众人分享。”美不在剧院,不在音乐厅,不在画廊,美是平日微不足道的“衣、食、住、行”,美是生活中的平凡与琐碎。

我见过人前干净光亮,家里脏乱不堪,无法下脚的女孩子;见过家庭富裕,却穿着廉价的衣服,买东西斤斤计较的妇人;见过能填饱肚子就行,吃得再粗糙都无所谓的男人;见过剩饭剩菜不能浪费,碗破了还能将就用的老人,。这些人,名曰要过着一种简朴的生活,实则过度追究实用化、功利至上、直奔目标,惰于生活的粗糙,一切过程的修饰和审美对于他们都没有什么意义。


有钱才有审美吗?实则不然,有位阿姨,和老伴拿着每个月3、5千的退休工资,按理说在儿女不帮称的情况,仅能满足两口子日常所需。但她的简陋小家里永远整洁有序,饭香四溢,自己也打扮得漂漂亮亮,衣服天天不重样,去菜市场买菜还会涂上口红。一个人的品味跟金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位阿姨也经常买衣服,在批发市场精心挑选的几十元,一百多元的衣服,穿在她身上不比锦衣貂裘差多少,加上从容得体的仪容,自信豁达的气质,衬得身边的老姐妹都失了颜色。有人曾会想到,这位阿姨离过两次婚,也曾有过不幸的人生呢。经过爱,见过美,人就拥有一种强大和勇敢,能对抗一切世俗的粗糙。

庄子开启了美学理论的先河,蒋勋先生将生活的美传导于我们,这本《品味四讲》文笔清丽,思想开壑,言语间流露出一种对美的虔诚,对人世间的深情。夜读此书,就像和一位历经世事的长者促膝而谈,生活中细微的平凡和琐碎,听他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你在每一个字里行间都吸吮出生活的原汁原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公交车在日暮里并不孤独 准备吞没一切的黑暗 逐步蚕食着人们的情绪 众生平等 获得了一次自我救赎的机会 也许我不该睁...
    孟小繁阅读 207评论 0 0
  • 今天是我在家全职看娃的第一天,所以说,我的年假开始了。 我妈都已经激动好久了,昨天晚上吃完饭后,就把厨房里里外外,...
    小恩521阅读 41评论 0 0
  • 與k姑娘見面。 有些日子不見,她眼角有些許皺紋,還是白净秀气,我喜歡的樣子。 緣是她看到我發的關於瑜伽的文章,她問...
    Wendyzhen阅读 34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