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让我来讲一讲我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的。可是很遗憾的是,我几乎没有规划过自己的生活,其实我一直想说明白一个比较颠覆大家传统认知的观点:
我们不需要规划自己的成长,只需要通过一些方式让自己自然地「进化」。
让自己进化的方式很多种,今天我们只聊一聊阅读这个方式。
1 为什么聊「阅读」
这里说的阅读,是以学习为目的的阅读,这件事和很多事情一样,比如健身跑步、学英语、早起等等,大家都知道对自己好,但是却不能坚持去做。因为在做之前不知道这些事能对自己改变有多大,值不值得坚持去做,这些事在我们心中是一个问号,是一个不确定的事件。
进化心理学认为,凡是需要消耗意志力去坚持,却不确定成败的事情,我们都是倾向于不去做的。这是人类本能的一种风险规避行为。所以我一直想用行动告诉大家,阅读对一个人的改造真的非常的大,因为它是改变我们认知水平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我敬仰的很多牛人,其中绝大部分都认为,是阅读改变了他们。我很难通过语言来表达它的重要性,只有你真的通过阅读受益了,才能真正明白它的重要性。我只能先聊一聊,我是通过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大量获益的。
我的这些经验,也许可以为打算开始大规模阅读的你提供一些思路。
2 「进化论」思维就是未来
我想先聊进化论。大家肯定会很奇怪,我怎么从阅读扯到生物学上的进化论了呢?这是因为我更喜欢从一件事情上的底层逻辑去思考,而我阅读方法的底层逻辑就是来自于进化论的思维方式。
我个人对进化论非常着迷,这不是因为我想搞清楚自己是哪只猴子变来的,只是因为进化论的世界观完全颠覆了牛顿时代因果论的世界观。只有明白了这两种世界观的差异,和进化论思维带来的好处,才能解释我这种方法的益处。
牛顿时代的「因果论」世界观,它曾经造就了工业时代。这些人相信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原因和结果,所以他们必须要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才肯罢休。
在两个世纪之前,拥有这样思维的人是绝对的社会精英,比如牛顿、瓦特、麦克斯韦等等,他们试图找到事物之间因果关系,把他们总结成简单规律,并且能用公式描述清楚,而这些规律能放之四海地指导实践。
比如牛顿三定律用极其简单的公式就能解释一切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焦耳用一个公式就说明了能量守恒的原理;麦克斯韦也是只用了几个公式就描述清楚了电磁的原理……应用这些原理我们就能改造世界。比如瓦特就用这些原理改进了蒸汽机,直接带来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所以说这种因果论的思维方式,是现代文明的基础。
但是这种思维方式是有一个前提假设的,那就是所有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都是确定的,只要你肯去挖掘就一定能够找到。也就是说,每个结果必须有清晰明了的原因可以解释。比如「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结果,而「物体受到外力」是原因。
可是这个世界太复杂了,如果都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会造成两个问题:
一是这个世界是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的。比如股票市场,比如天气变化,比如掷骰子都是极其不确定的系统,一个非常微小的影响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变动,所以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是无规律可寻的。我认为读书这件事也是一个不确定的系统。
二是靠因果关系认识世界的效率太低了。如果我们做一件事之前必须要摸清其中的规律,找到因果关系,那么可能要几百年以后了。因为很多因果关系的发现是要很强的认知能力才能找到的。
举个例子,假设人类十年后的医学技术才能通过因果关系研制出治疗癌症的药物,那么这十年中因癌症死亡的人都没办法享受到这个医学成果。但是我们现在完全可以通过大量的试验先找到哪种药物对癌症是有效的,其中为什么有效我们先不去探究,这样就会让发现药物的时间大大提前。事实上现在有许多医学研究机构都开始采用这样的研发模式了。
不是说因果论没有用,因果论是我们现代科学的基石,只是因果论不够用了而已。而进化论却完全颠覆了牛顿时代的因果论。它更强调的是过去对未来的影响。也就是时间成为了唯一的“原因”。进化论只是想试图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找到其中的因果关系。
比如淘宝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买某件上衣的顾客中有大量的人买完这件衣服后会买一款裤子,那么这件衣服和裤子的关联就被发现了,淘宝就会把这条裤子展现给买完这件上衣的顾客,裤子的销量很快就能上升。而在大数据发现这两件商品之间的关联之前,销售人员是很难通过因果关系去发现为什么买这件衣服的人更容易买那条裤子。所以,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影响未来销售策略的那个因,只是当前某件商品的销售情况。时间成为了唯一的因。
进化论的思维方式就是这样,物种演化的原因,没有人事先设计好的,完全是基于过去已发生的事情来决定的。可是在牛顿时代的因果论世界观里,所有事物都应该是被设计好的,有原因有结果,而这所有都归于上帝或者是某位神灵的设计。
进化论却废黜了神的职责,它告诉我们,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演化而来的。当代的进化论非常复杂,不过我们可以直接去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学说。中学生物课上,老师会让你背下这个学说,然后就可以应付考试了。可是很少人去思考它背后的意义和给世界观带来的改变。
进化论思维,就是事物根据两三个简单的法则,就可以自发生长出一个复杂而精妙的体系,并且越来越具有竞争力。这两三个简单的法则在科学上被称为第一性原则,佛教里则称为第一因。在进化论里的第一因就是两个非常简单的基本法则:
1、遗传变异:个体可以发展出广泛的变异
2、生存竞争:适合生存的个体得到选择
正是通过这样的两个非常基本的原则,一个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最终竟然能进化出人类这种极度复杂和精妙的个体,并且成为这个星球上竞争力最强的生物。
把进化论的第一性原则推广到其他领域是什么样的呢?其实就是,要不断地、大规模的、无方向的试错,然后将较好的保留,较差的淘汰,以此进化出有竞争力的个体。这么说大家不太理解,我举个例子。
市场上的各种手机,每个品牌、每个款式之间都存在差异,而且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出新款,每款手机受消费者欢迎的功能或特性保留到下一代,不受欢迎的被废弃掉。以此进化出更适应消费市场的手机。这个过程的第一性原理和生物进化类似:一是不断添加新的技术和特性,二是将受欢迎的特性保留,不好的废除。
我们发现,在进化生物学中是没有定律的,较早的事态往往是其后事态的原因。换句话说就是,过去决定了未来,没用永恒不变的规律,时间是决定一切的力量。比如刚才的例子,影响未来手机模样的原因是已经生产出的手机在市场上的反馈。
现在正在兴起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就是基于这样的进化论世界观。几个月前AlphaGo对战李世石获胜,而在此之前,谷歌用了上万台服务器,让不同版本的AlphaGo对战上千万盘棋局,才让AlphaGo进化成了足够智能的围棋高手。
大数据技术就是要依赖大量的数据来找到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都很难用因果论去说明的。比如沃尔玛超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男人为宝宝购买尿不湿的时候会更多地购买啤酒,而这在没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根本难以通过因果关系来找到这之间的关联,所以沃尔玛将啤酒和尿不湿摆在一起销售,两者的销量迅速上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就是未来,所以进化论的思维也代表着未来。
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也会发现,进化论所带来的这种世界观的底层思维,如果应用到其他领域,就可以让自己比别人的竞争高一个维度。当别人还在找因果关系的时候,我们直接就能获得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了。所以以进化论思维做事的人比以因果论思维做事的人更有竞争力。比如在创业这个领域,大家都在用的精益创业思维就取自于进化论,比如凯文凯利提出的技术元素这个理论,也是借用了进化论的思想。在许多领域运用进化论的思维方式都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3 我的「进化论」读书法
在以学习为目的的阅读上(注意不是以休闲为目的),我就用的进化论的思维方式。所以,我读书的第一性原则也是两个基本原则:
1、不断浅读各个领域的内容,这些领域是随机的。(遗传变异)
2、获得正反馈的内容开始深入阅读,获得负反馈的内容停止阅读。(生存竞争)
这里说的正反馈,就是发现这个内容对自己原有的认知有提升,而负反馈是指,这个内容你目前无法理解、不认可或是不感兴趣。正反馈越大越深入阅读。
我确定了阅读的第一性原理之后,就可以开始读书的「自我进化」了。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因果论是基石,所以进化之前的起步可以用因果论开始,比如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他人的推荐选择几本非虚构类的书籍或文章,作为开始进化的第一个「单细胞」。
按照进化论的思维,这个进化过程我从来不会去计划,因为我知道现在去计划我两个月之后读什么书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现在的计划都是完全基于因果论的计划,比如是因为我现在感兴趣这本书的内容,或者是因为有人推荐了这本书,或者是因为其他的各种原因……但这些原因都不足以成为你两个月之后读这本书的理由,因为通过当下的阅读,这两个月期间,你的认知会产生变化,两个月之后你最想读的书很可能不是你两个月之前认知下想读的那一本了。也就是说,你两个月之后阅读的「因」,是这两个月阅读情况的「果」。
如果你觉得,这两个月的认知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吧……那我只能说,这两个月的书你可能是白读了,因为以学习为目的的阅读就是要改变我们的认知的,所以我要让自己每天的认知都发生改变,如果没有改变,那这一天一定是白活了。
所以,就像我在最开头讲的,我们不需要规划自己的成长,只需要通过一些方式让自己自然地进化。所以不光是读书,我不会对远期做任何具体的规划,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我现在的认知得出来的结论,一定和未来的认知会产生冲突。
比如我在高中的时候,一心想学建筑,给自己的人生规划就是成为一名厉害的建筑师。可是几年之后的今天,我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现在免费让我去最好的大学学建筑我都不会去了,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已经不把当建筑师作为职业目标了。
所以我不会给自己列一个长长的书单,也不会在电商各种满XX减XX的促销中屯书。对待别人推荐的内容,也是只做参考而已。所以在阅读上,我从来不会焦虑,就是踏踏实实地向前自我演化。
听到这里,肯定有人觉得我这种思维有点随波逐流的味道,可是你别忘了,我是一直严格遵循着我自己设定的那两个基本原则去执行的。所以读书上,我分为三条「任务线」。
其中一条是以休闲为目的的阅读,这部分我和看电影、漫画放在一类,因为这类是杀时间的阅读,这类阅读我一般会选择纯文学作品来读,比如小说、散文、游记、传记等等。这个纯凭兴趣,我就不多说了。
后两条任务线对我来说更加重要,下面我来着重讲一讲这两条任务线。
第二条任务线是履行了我刚刚提到的第一性原理中的第一条原则,就是持续浅读各个领域的内容,而且这些领域一定是随机的。这个过程对应到生物学上,就是基因变异的过程,这个变异一定是大量的、无方向的变异。所以我每天要保证1-2个小时的时间来读各个领域中我比较陌生的内容。
阅读的成本越来越小,因为文字的载体已经从传统的书、报纸逐渐转变为手机、平板等电子屏幕上了。随时随地的阅读已经成为了可能,各种优质的内容提供者也在互联网上聚集,大量免费的优质内容可以供我们消费。
所以各个领域的信息几乎没有了壁垒,我们都能很轻松的获取到。尤其是做浅阅读,我们不需要太专业太深入的内容,更是如此。所以在进行这一条任务线时,我会选择在碎片的时间里读互联网上的内容,来获得能让我放在第三条阅读任务线上的关键词。
在这个任务线上,我会碰到许多陌生的内容,比如在我前面提到的进化论世界观就是在一次偶然中读到的,我获得了正反馈,于是立即将「进化论世界观」这个关键词标记下来,放到第三条任务线中精读,也就是说这个变异被保留了,对应到生物学上就是遗传的过程。
可是当我遇到我完全理解不了或反感的内容,或者暂时提不起兴趣的内容时,我会先放弃继续阅读下去。也就是说,这个变异被淘汰了,这就对应到了生物学上的生存竞争。
第三条任务线非常重要,那就是要好好利用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后的剩下来的这些内容,去用整块的时间长期精读它们,甚至是花费数年的时间,找遍所有能读的资料,一个字不差地去精读。
比如上面提到的「进化论世界观」这个关键词,我就会经常在网上大量的搜索,会找相关的书来读,会去看看其他人是如何讨论的这个问题等等,这个话题未来我也会一直关注下去。在做第三条阅读任务线的时候,也会和第二天任务线一样,发现其他值得研究的关键词。比如在研究进化论的时候我发现在创业领域内,精益创业的思维方式就是取自进化论世界观,所以「精益创业」被我标记为一个关键词,同时放入了第三条任务线中。
这种阅读方式两个非常重要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扫清了自己的认知盲区。有太多的东西是由于我们认知的局限而永远接触不到的,就比如对于我一个大学学了文科专业的人,在高考结束后就几乎不会再接触到进化论了。所以完全凭借因果关系去选择读什么,那么我们将永远被禁锢在一个信息孤岛上,你的认知边界就是这个孤岛的海岸线。
第二个优势能够进化出独特的但是具有竞争力的认知体系。因为精读的都是经由自然淘汰留存下来的关键内容,都是经过试验后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不是因为感觉自己喜欢,也不是因为别人推荐才去读的,这样精读下来的东西对自己的帮助更大,也更加轻松有趣,因为这几乎完全是好奇心的驱使。就比如我经常建议很多人去学学音乐,可是很多人就是一点音乐的基因都没有,甚至对音乐很讨厌,那么他一定要听我的推荐而逼着自己去学吗?我觉得这没必要的了。
4 我的「进化」经历
下面的话题就比较轻松了,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聊一聊我的阅读进化过程,是对上面内容的一个形象化总结,也是给想通过阅读来成长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高中毕业后,我有一种突然失去目标的感觉,这时我开始意识到,之后的路只能靠我自己走了,所以我必须以自己的力量提高自己的素质,并且学一些有用的技能才行,读书是我当时唯一能想到的方法。
可是我遇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我没有耐心,虽然有兴趣去阅读但是我没办法安安静静地坐下来长时间读一本书,尤其是晦涩难懂的书,我更是很厌烦。所以只有一些引人入胜的小说,我才能安安静静地读完。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对未来是各种迷茫,根本不知道应该读什么,只能读一些很畅销的励志书,成功学的书。还有就是读些比较火的小说,比如当时的《追风筝的人》。其实现在回头看过去,《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我并不喜欢,可是因为别人都说好,我硬是读完了,而且读得还很慢。结果现在讲了什么我都想不起来了,可见是多么浪费时间。
这个阶段的阅读,我是完全违背了我上面提到的阅读方法论,所以几乎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性的成长。只能在每次阅读完后安慰自己说,至少我在读书,至少比去玩了强。可是真的强了么?不一定。得那段时间就是费力又不讨好的阅读,又不开心又没有什么成长,还不如去玩比较好。这和我之前在知乎回答的关于社团的问题比较像,反对者认为,不参加社团你也不会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还不如去参加个社团。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大一上学期结束。我寒假回到家后,偶然读到了一本书,叫做《周鸿祎自述》,讲的是他的互联网方法论,也就是如何通过360杀毒颠覆了整个杀毒软件的市场。这本书本来是想睡前翻翻看的,结果一看就收不住了,看了一个通宵。因为这本书给当时的我带来了很大的认知改变:
1、写了很多很干货的方法论,商业原来还可以这么玩,这和成果学、鸡汤和文学作品是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有一种改造大脑的感觉。
2、互联网真的是一个奇妙的领域,可以颠覆很多传统行业的规则,完全是在一个全新的维度上思考问题。
3、互联网和商业结合,做互联网行业上的创业原来有那么多的可能性,真实是非常有趣。
这三点认知上的改变,让我抓住了三个关键词:商业、互联网、创业。于是这三个关键词被我放到了上面提到的第三条任务线中,一直到今天,这三个关键词都是我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关于这三个话题,我读了大量的文章和书籍,我近两年读的书中有50%左右涉及到了这三个关键词。不仅如此,我在一年多以前去了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实习,之后又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做了一个互联网创业项目,并且在省级比赛里拿了不错的成绩。
可以说,那一次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而在实践第三条任务线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一个关键词,那就是「产品经理」,这是一个职位,负责整个互联网产品的生命周期。我之所以标记了这个关键词,是因为我发现我个人和这个职业的匹配度非常高,而且相对于只研究互联网创业这种偏宏观的话题,产品经理这个话题更偏向与微观的技能层面,可以与之互补。与此类似,我还标记了「运营」这个关键词,因为这个职位和我的匹配度也很高,而且和产品经理相辅相成。
目前,这两个关键词也进入了我的第三条任务线,我一直在关注这个领域,也在大量阅读和这两个关键词相关的书籍和网站,想把这个领域研究地更加深入。
我的第二条任务线也在一直持续着,那就是不断读新的东西。在这个期间,我不断标记新的关键词放到我的第三条阅读任务线中,其中就包括经济学、心理学、设计、时间管理、知识管理和阅读写作等等。现在我的公众号和知乎专栏上写的东西,其实不是我最擅长的互联网创业和产品、运营,写的更多的是阅读写作、知识管理等话题。我现在正是用公众号写作来督促我完成这几个关键词的阅读任务。
从我之前的阅读经历中可以看出,自从我开始遵守那两条阅读的第一性原理后,竟然自然生长成了这样一个非常适合我自己又十分有竞争力的认知体系。不仅在几个专业领域内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而且在各种领域都有一定的了解。就像进化出来的高智能生物一样,非常神奇。
在未来,我还会继续坚守这两条基本原则,并且不断强化它们。比如我现在尽可能加强英文阅读能力,这样我的第二条阅读任务线将更加强大。当我能无障碍阅读英文世界的内容后,我的阅读边界将获得极大的提升。
再比如,我现在正在尝试阅读专业的付费内容,比如各种研究报告、各种论文和专业期刊等,这对我第三条阅读任务线,也就是对关键词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5 总结
最后我来对以上内容进行一个总结。
我首先和大家分辨了牛顿时代的因果论世界观,和达尔文时代的进化论世界观。我们会发现,因果论只能做基石,而进化论的思维将是未来,所以将进化论思维方式推广到其他领域,能极大地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接下来我们将进化论推广到了阅读这件事上,给大家分享了我在阅读上的两个基本原则,和根据这个原则的进化方式。最后我分享了我自己的阅读进化历程和未来的努力方向。也许可以为各位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阅读这件事真的是很有学问的一件事,我觉得写出一本书也不过分的。今天我只是分享了我阅读方法的一个底层逻辑,希望能给各位带来启发。但是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开始阅读」,如果连阅读的第一步都迈不出去,怎么可能大量的阅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