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正之心守基层之责——《规定》学习中的思想淬炼
近期深入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后,我对农村基层工作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内心也深受触动,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规定》为农村基层干部的行为划定了清晰红线,每一条款都直指基层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与潜在风险。无论是村级事务决策、集体资源资金管理,还是惠民政策落实,都明确了必须坚守的廉洁底线。这让我意识到,作为农村基层干部,权力虽小,却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一丝一毫的不廉洁行为,都可能损害群众对党的信任,破坏农村发展的和谐稳定。例如,在项目建设、补贴发放等工作中,稍有私心,就会让惠民政策无法真正惠及百姓,影响农村发展大局。
廉洁是基层干部的立身之本。只有做到廉洁自律,才能挺直腰杆,理直气壮地开展工作。学习过程中,我深刻反思自身,在日常工作里,面对人情往来、利益诱惑,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不正之风。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公心处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群众的监督和时间的检验。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与拥护,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学习《规定》,不仅要入脑,更要入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规定》作为行动指南,不断强化自我约束。在村级事务决策时,严格遵循民主程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杜绝“一言堂”;在集体资金使用上,坚持专款专用,规范财务流程,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在与群众打交道时,热情服务,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同时,积极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将工作置于阳光之下,以实际行动维护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既是约束,更是保护。它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工作方向,帮助我们远离腐败的泥潭。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保持廉洁本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农村基层工作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农村在风清气正的环境中实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