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六婆是职业吗

    一直以来,可能有很多人认为她们是亲戚,可是这样想的都错了!

    真正追溯起来,古代的三姑六婆可不属于亲戚的一种,而是中国古代妇女的九种职业,是女性凭借自身特点而成的职业。

明代陶宗仪所著的《辍耕录》第十卷中有这样的记述:“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牙婆(贩卖人口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稳婆(接生婆)也。” 清代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也写道 :“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

由此可以看出,三姑六婆在古代可不是无所事事的市井大妈,相反,都是一些自力更生的“职业”妇女。而她们的“职业”则可以简单的归为宗教信仰、医疗生育以及买卖中介三种。

不仅如此,古代身兼数职的“三姑六婆”也大有人在,最典型的莫过于为西门庆设计勾引潘金莲的王婆。在《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中,王婆自称“老身为头是做媒,又会做牙婆,也会抱腰,也会收小(接生)的。”真可谓是三姑六婆中的“劳模”。

但为什么“三姑六婆”的名声到今天会变的这么坏呢?

其实,即使在古代,三姑六婆的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幽闲贞一”是明代儒家知识分子理想的女性形象,“足不出户”是被认为最能保护女性贞洁的办法。而“三姑六婆”终日往来于市井之间,穿梭于形形色色的人群之中,完全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社会准则背道而驰,自然会被认为是不贞的。

其次,“三姑六婆”打破了“男外女内”的空间限制。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就被认为是理想的两性关系。“三姑六婆”的营生之计都是建立在跨越内外藩篱,打破家与家的界限之上的,完全打破了妇女“正位于内”的社会期待。此外,由于收入颇丰,“三姑六婆”通常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一旦有事出门,丈夫要充当妻子的助手,“或携小囊,或负小筐,尾随其后”。

    由此可见,三姑六婆是挺难的职业,她们有时背负恶名,真为她们鸣不平,也想为她们说声辛苦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