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阅读打卡比起来,写作上就略逊一筹,这也可以理解,写作需要有大量的输入做基础,在这件事情上我本是大脑既不聪慧、投入也不太多的,所以进步就像蜗牛爬坡一样。
看了大家的感悟,其实感受差不多。写作本身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的综合能力,如阅读力、表达力、逻辑力、语言组织力、理解力等同时提升,才会有更大进步。不过现在进步最大的是不用抓耳挠腮能写出来,只是质量上不够优质,慢慢来。
前几天听了一个读书会的作者光临栏目,邀请书籍的作者分享自己的阅读、写作经历。她分享了自己三年来,平均每年出一本书的经历,在我们看来很有成就,特别羡慕。一定会有人说,她有写作天赋。但是细听下面的:她说自己报了很多的付费学习,坚持2年每天有主题的练习1000字,阅读了上千本书,组织了6年近300期的公益读书会,光看这些数据就知道成绩不是那么容易取得的,试问群里的小伙伴们除了院长,谁的努力达到了这种水平,有谁经历了这么高标准的刻意练习。成功从来没有捷径,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把这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就是希望我们不要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如果喜欢,就不要轻言放弃,尽管去努力,不停地去写,写不好还写不坏吗?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一定会引起质变,当然这个时间就因人而异了。写到这里,我对自己的公文写作也定了个小目标,先看专业的书籍至少10本以上,认真分析去琢磨写作手法。每天坚持练笔500字,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先做好当下,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特别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每天都能量满满的,遇到问题努力去找方法,不会再给自己找借口,大家一起相互鼓励、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