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想,得而不劳。可是不奋斗的东西,得而心安吗?今天贫困补助下来了,得到的人怯喜而脸红。喜可以解决自己很大一部分困难,脸红的是其实现在没有谁比谁贫困多少,自己却不嫌廉耻的申请了。还有一部分中产的有关系的,在为自己找借口,这是自己有本事的象征,代表有关系。其实这部分中大部分也嫌丢人,有很多都是家长逼的。家长告诉他们“我有钱挣钱也不容易啊,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啊!”让孩子陷入两难的道德与金钱抉择。另一部分中产的孩子看到别人申请到了想:早知道我也申请了,至少可以买几双鞋啊。这种不正确的心里感到不公的嫉妒。
勿容质疑,国家的政策是好的,确实是有一部分天灾人祸导致家庭致贫,孩子上学困难的。但为了避免一部分人靠关系就需要提高家长的素质。防止因过度福利产生的懒惰。
我相信不久这种现象就少了,因为现在学生的素质都高了,下一代的中产家庭的父母知道:让孩子竞争领贫困补助让孩子承受多大的压力(掩藏自己是最难受的)。当然有很少一部分真的素质低下的人认为:这是种荣誉的象征,代表有关系。这种想法也不否认会存在。但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全面提高,发展起来的中国就不会出现竞争贫困补助了。(现在也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