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不去故宫长城,算是白去北京。去太原不去晋祠,算是白去太原。来纳雍不吃烙锅,算是白来纳雍。烙锅是纳雍人的最爱,三天不吃烙锅,便感觉生活里缺少什么,干什么都没劲。
纳雍被烙锅包围着。金海大酒店后面,三十多家烙锅店排成两排,彻夜营业。一眼望去,帐篷阵列,招牌林立,被誉为“烙锅一条街”。乡场上,烙锅摊摊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生意兴隆。“老者赶场无事”,为的会会老友,坐坐烙锅摊摊,喝喝烧酒,拉拉家常。
烙锅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有说源于纳雍,有说源于水城,但情节差不多。相传吴三桂剿水西时,人们为逃避战乱躲进深山。因食物短缺,便取来瓦片,下面生上火,倒上生菜油,烤烙洋芋、野菜充饥,没想到香脆味美,非常可口,成就了一道美食,沿袭至今,不断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瓦片逐渐改成砂锅,后来又变成平底铁锅。燃料由木柴变成木炭、煤炭,现在普遍使用蜂窝煤。食材也变得异常丰富。烙锅搬出了深山,由路边摊走进了酒店、宾馆,走入了寻常百姓家。现在,纳雍人到哪里,就把烙锅带到哪里。烙锅成了在外的人们怀恋家乡,结识老乡的纽带,也成了人们致富的一条路子。
纳雍烙锅食材丰富,“一锅容天下”。蔬菜有洋芋、韭菜、卷心菜、芹菜、黄瓜、南瓜、红辣椒、茄子等。野菜有荠菜、蒿蒿菜、灰灰菜等。水产有虾、蟹、鱿鱼、带鱼、鲤鱼、鲫鱼等。肉类有毛肚、牛肉、羊肉、猪肉、羊杂、鸡杂、鸡皮等。山珍有蘑菇、木耳等。熟食有鸡蛋、魔芋豆腐、黄粑、小馒头、臭豆腐等。洋芋是“国菜”,深受国人喜爱。那威宁生产的黄心洋芋,是天然的烙锅佳料。
纳雍烙锅做工简单,简便、快捷、味美。备好食料,生上火,架上平底锅,倒上生菜油,放上食料,端上辣椒面和辣椒水,就可以开吃。既可以在家自己做,也可以到烙锅店慢慢享受。入夜后,邀三五好友,抑或家人,吃烙锅,喝啤酒,叙友情,拉家常,是件很惬意的事情,也成了纳雍人夜生活的一部分。冬天,边烤火,便吃烙锅,十分温暖。夏天,边吃烙锅,边喝啤酒,十分畅快。
别看做工简单,要做出美味的烙锅,大有学问。各家烙锅店在用油和蘸料上下足功夫,招揽食客。生菜油最好。若遇到掺假的菜油,烙锅味道便会大打折扣,甚至难以下咽。本地菜籽固然不错,有金沙、平坝等地的更好。在纳雍,有几家压榨菜油的作坊,要买到正宗的菜油并不难。菜油无需煎熟,煎熟了便失去了生菜油那种清香的味道。吃烙锅时,和食料一起倒进烙锅中,一股清香便会慢慢的侵入心脾。
烙锅好不好吃,关键看蘸料。蘸料有辣子面和辣子水两种。辣子面由辣椒、盐巴、味精、花椒、茴香等组成。辣子水由泡椒、折耳根、炒豆、香菜、小葱等组成。成分都差不多,关键是如何搭配。这是店家的秘诀,是金字招牌,是摇钱树。这里面道道多得很,密不外传。
走进烙锅店,老板架上平底锅,倒上菜油,每人面前递上一碟辣子面,一碟辣子水,再递上菜单,由客人点菜。说话之间,菜上了,油热了,一股诱人的清香缓缓飘来。大家食欲大增,围成一圈,争先恐后夹着烙得金晃晃的菜肴,蘸辣子面或辣子水,放进口中,香辣麻鲜的味道令人陶醉。热气腾腾的烙锅,让人热汗涔涔,红光满面,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