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祖国最北方的我,对雪最熟悉不过了,并不像南方人那样对雪充满着新奇。深秋到初冬,也只是一夜之间。小时候以为我生活的地方是雪来的最早的地方。小孩子期盼着下雪,那个时候并不知道圣诞节和只有在那个晚上才会出现的老头,只是因为下雪会意味着寒假,还有打雪仗、堆雪人、挖雪洞,然后还有冰灯和雪雕,虽然在我快到二十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还是在火车站的广场。
一个和家里的普通电话,让我知道昨晚家乡飘落了今年的第一场雪,这不禁让我回想起小时候的无忧时光。
我出生的那个村庄,如果长大后知道我如此的怀念,也许我并不会在过去的日子里那么强烈的想去外面的世界。村里的羊肠小道,错综复杂,质朴的人们总是洋溢着笑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
在冬月、腊月的日子里,很冷。一觉醒来,窗子上铺满窗花,推开门已是白色的世界,树上的树挂和烟囱冒起的炊烟都是这幅画最美好的点缀。小时候的我们会快速的穿好衣服和鞋,飞速的跑出去,跑进这大自然之中,然后又在平整无缺的雪地上小心翼翼的留下自己小小的脚印,踩出千奇百怪的图案,就像森林里的小画家。那时候,谁会知道自己正在为自己书写美好的记忆呢?
玩疯了孩子们,总是会忘了回家吃饭,但每个小家伙都不会挨饿,在吃饭的时间点一定会在某个小伙伴的家里饱餐一顿。然后悠哉的走回家,路上总是会到雪较厚的地方踩上几脚。明明知道鞋子会湿,到家会挨批评,可我们都不会考虑那么多,很轻松的随意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小时候的语文作文也少不了对雪的描述,稚嫩的笔触,歪歪扭扭的字迹,就在那两页的方格纸上真实而纯粹的诉说着自己对家乡雪的感受和理解。
雪在记忆里下了一年又一载,雪地上的脚印大了一厘又一寸。
村庄的路慢慢的变宽,村里的人慢慢变老,甚至有的人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天堂,冬天慢慢变的没那么冷,村庄里的人们还是那样爱笑。长大的我在雪夜后的早晨,渐渐的不会再去注意窗花,而是拿起扫帚去清院子里的雪。
再没有伙伴叫我出去打雪仗、堆雪人、挖雪洞,甚至已经很难见到儿时的玩伴;再没有人叫我写关于雪和村庄的作文,并像从前那样包容你的语句不通;再没有在别人家吃过晚饭,然后三步跑两步走的回家……
从前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会长大,父母不会变老,亲人不会离开,万物不会荣枯,所有的所有就停在每个人认为最幸福快乐的日子,以后每一天都和这天或这段时间一样,是不是就不会怀念过去?
突然想起那首《南山南》,和那一句“我在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好似突然理解了这句歌词。
远方是北方,
家乡在比远方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