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以前,都是在老家和父母一起过年,也认为必须和父母一起过年,团圆年吗。
有一两年过年要值班一两天,就觉得好落寞。
今年我们提前几天来岳父母家过年,因为老婆的亲侄女出嫁。提前许多天和两个孩子问询,儿子说不一定,女儿是坚定的拒绝。最后,儿子跟着来,女儿一个人呆在漳州。
对此,我都支持。而且对于女儿这样的做法赞赏有加。当然有一个前提的:女儿今年20岁,儿子也18岁多,都是成年人了。不然也不可能留一个未成年长时间独自在家。
我两次在外地上学时,当地都有亲戚。父母跟我说要多去走走。有很多次我并不是很想去,但最终几乎每个月都去一次。为什么我会这样的身不由己呢?我思考是从小的环境和自己的性格,更可能是环境导致的,忽略身体上的感受,太听从大脑里的“他人”的声音了。
而女儿面对表姐结婚、春节,可以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自己一个人呆着,这点上我是欣赏的,也是我想要他们拥有的品格。
好像听父母的话是好性格,然后就是听老师、听领导话,听党的话,再就是听老婆老公的话,听儿女的话,这样一路听下来,都会收获“听话、好脾气”的赞誉。但是,这里面却忽略了一个最应该的人:自己。
更自然的情况是,从出生开始,就要关注小孩子的感受,给TA足够的自由度,去探索,去决定自己的事情,听自己的话。我以为这样才是一个“完全的人”的样子。完全的人才能发展出独立思考,才能自主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之路。